本篇文章1054字,读完约3分钟
张峰,一个55岁的卡奇时嘉满族乡上绍国村的村民,因为家庭的不幸成了一个有名的贫困户。今年4月,老张的家庭被评为低收入家庭。在上级“菜单式”工业扶贫措施的帮助下,老张登上了发展养猪业的“富贵车”。根据产业规划,老张家养猪的收入相当可观,现在额头上的疙瘩正在逐渐消失。
“小康不小康,关键是看老乡”,这使得张峰成功走上了工业扶贫的道路。所有这一切只是该镇以扶贫为重点的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脱贫过程中,该乡按照打造产业特色和规模的思路,认真落实“3661”和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大力引导和增强全民种养意识,促进重点产业的扩大和升级、持续发展和集中发展,努力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扩大和加强畜禽养殖业。坚持规模养殖和分散养殖相结合,全镇计划新建10个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养殖规模增加4.8万头。计划建造一个75,000平方米的围墙。目前,所有的土地调整工作已经完成,一些农场已经开始建设,其他的正在等待批准后开始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北京商人注册成立喀喇沁旗京天社有限公司,租用林地和荒地300多亩,发展5万只散养蛋鸡。目前,一期工程水电配套工程已经全面启动。
着力发展林业和果业。以马龙公路沿线的时嘉、黄愚寺、子婴三四村等村庄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全乡新种植了1000亩寒富苹果和文冠果经济林,并用汽车运输给它浇了一两次水。大扁杏的改造即将开始。目前,新种植的经济林正在实施配套水电设施,研究和加强管理和保护,探索发展水果采摘和林下经济,创造“万亩水果之乡”
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赤岭一级公路两侧的设施农业和采摘农业。炊事设施农业园完成了500亩土地的调整和租赁,确保了当年内原有42个大棚点的建成和使用。娄子甸增加了40个温室,267亩设施,25个钩棚已经建成。在时嘉三道营子、大水箐等村,种植了近1000亩中药材,推广了冬虫夏草、黑果枸杞和食用菌的特色栽培,加快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巩固和发展杂粮和豆类产业。为加快土地流转,完成了2万亩深松整地,新购置了45套农业机械和工具。依托联谊、沃野等农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谷子、豆类等杂粮种植,完成无公害谷子8000亩、有机杂粮3000亩。联谊农业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播种50亩生态谷子,提供有机肥,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形成种植、养殖、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记者李振宇通讯员王海龙)
欢迎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平台——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日报)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网站。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题:十个满族乡:以扶贫为重点,关注产业发展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