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4字,读完约3分钟
盛夏,干旱的阿鲁科尔沁草原终于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透雨。这场大雨给万里草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也给忙碌了几个月的蒙古汗廷文化园的建设者们一个短暂的喘息。
这场大雨对提高公园里树木的存活率太重要了。虽然它对项目的进展有影响,但它不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已经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项目总任务的50%以上。今年的黄金周公园将正式开放,欢迎游客。届时,神秘的“蒙古卡丁舞音乐”必将响彻草原,成为国内外游客永远不会忘记的最美的音乐。科尔沁旗蒙古汗廷文化园建设副总指挥、汉乌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纪春龙告诉记者。蒙古汗廷文化公园是阿鲁科沁旗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占地2548亩,集蒙元文化展示、汗廷音乐大型演出、工艺品展示、森林公园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
1984年,在阿奇的培根寺发现了蒙古汗国音乐的乐谱文本资料。经过专家学者的大量考证,北京故宫所藏的文字资料和音乐属于不同版本,属于同一种音乐,是蒙古汗国音乐的原始版本。这一发现填补了蒙古汗国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考古界、文学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2010年,蒙古康提音乐的恢复和传承被列为全旗重点工程之一,投资100多万元制作乐器、道具和服装,中国组建了唯一一支能够演奏蒙古宫廷音乐的正规蒙古康提乐队。乐队自成立以来,先后赴台湾、河北、呼和浩特等地参加了10多次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推广专场演出等表演艺术交流活动。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赤峰新闻网、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内蒙古卫视、凤凰网、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对蒙古族康提音乐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2014年8月,“蒙古汗庭音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鲁科沁旗作为蒙元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阿里本苏木婚礼”记录了阿里本苏木蒙古族几个世纪的婚俗,“蒙古族车乐制作技艺”反映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智慧,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二五”期间,该旗累计投入文化事业经费900多万元,获得上级财政拨款3000多万元。目前,该旗拥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赤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204个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7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44名赤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该旗已成为赤峰最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县。
欢迎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平台——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日报)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网站。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题:让大自然的声音响彻草原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