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3字,读完约5分钟

7月2日,成都高新区宣布与欧洲最大的科技园区索非亚(002572,BUY)科技园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姐妹园”,在成都建立“中国创新中心”。

自2013年gdp突破1000亿元以来,成都高新区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加快了国际化探索,先后与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创新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成都高新区科技局局长林涛认为,创新全球化流的核心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基于基础知识的创新资源。因此,高新区将以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人才流动和现代物流为基础,创造国际互联互通的新格局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不要照搬东方路线

位于法国的索菲亚科学园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园区。

谈到与索菲娅科技园区的合作,林涛说:“成都高新区10多年前还只能仰仗它,现在可以形成姐妹园区,这说明我们的发展成绩很好。”

成都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在发展路径上有着不同于东部沿海科技园区的独特探索模式。

“许多沿海高新区从发展对外贸易和加工贸易开始,依靠土地政策和人口红利。内陆的成都高新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成都高新区只能直接在高端产业中发挥实力。”林涛说道。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成都高新区认为,如果内陆高新区照搬东部沿海路线,最终能够承接的是东部淘汰的落后技术和产能。

因此,成都高新区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各行业的世界级公司。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英特尔于2003年选择在成都建立新一代工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包括富士康和戴尔在内的一些世界级公司在成都设立了工厂。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除了与欧洲园区的合作,成都高新区国际化道路的另一个关键点是与韩国在创新和创业方面的合作。

去年10月,中韩创新创业园落户成都高新区,kip、dk集团、互联网+创新科技全要素孵化器等一批合作项目相继落户。目前,园区已引进16家企业、22个孵化器和207个储备项目。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此外,双方将共同出资建立中韩创新创业园区,共同举办中韩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韩科技创新论坛和中韩产业创新合作对接会,开创中韩创新创业合作新局面。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2015年,在国际化战略的推动下,成都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77.6亿元,连续几年在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保持前四位。这不仅在西部高新区排名第一,而且与东部沿海的许多高新区相比,在许多数据上也排名第一。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

成都高新区国际化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吸收国际人才。

高新区预测,到2020年,全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对此,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主任苗晓波表示,单单产值并不能代表一个高新区的水平。成都的计划还包括聚集10000家科技企业,聚集10000名高水平的创新和创业人才,授予10000项专利。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以上三个“万”数据目标将是成都高新区未来的重点。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聚集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

“成都的创新创业环境非常适合创业型企业的成长,特别是《成都新十条》的出台,在更大程度上找到了大学与地方之间由创业带动的技术转移出口。”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以上言论出自恒图科技创始人段江,他拥有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并在西北大学高动态范围图像(hdr)项目负责人杰克·汤姆布林(Jack Tomblyn)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工作。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2007年,段江作为引进人才回到中国。在成都的几年时间里,他领导了hdr技术和图像增强等数字图形和图像技术产品的研发,并成为google play的顶级开发者之一。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段江的“成都新十条”是指“成都市推进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该文件首次提出了中国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并鼓励大学和发明者分享和确认科技成果的权利。发明者可以享有不低于70%的股权。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除了科技成果所有制改革的重大政策外,《成都新十条》还明确表示,成都市将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工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

同时,成都高新区在北美和欧洲设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和海外办事处,通过海外宣传推广、与国际知名猎头公司联合、国际技术合作等方式,引进海外科技企业家在高新区创业。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成都还实施了“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总投资约12.7亿元,全面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截至目前,成都已吸引了253名高层次人才和18支国内外顶尖团队,其中167名专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据统计,“成都人才计划”引进的253名专家拥有957项发明专利。2014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0.23亿元,税收收入52.29亿元,外汇收入9亿美元。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成都高新区逐渐改变了当地人才流失的局面。林涛说:“以前,由于地方工业不能很好地吸收大学毕业生,很多人才流向北上广。”“现在,成都高新区已经成为许多北京人才创业的第一选择。”

标题:成都高新区: 内陆园区的 国际化路径探索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