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79字,读完约11分钟
“经济信心调查”系列的第八份报告。区域发展。本报记者谢建超张力元青
根据《中国经济时报》研究组最近进行的“中国经济景气感知”快速问卷调查,中国24个省(区、市)80%以上的受访者对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前景有信心。从区域细分的角度来看,居民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信心存在差异,乐观看法的比例分别为73.4%、75.9%和64.9%,东、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10个百分点左右,这也反映了区域经济运行分化的现状。
广东无疑是今年中央政府一系列宏伟“路线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广东目前的整体经济形势如何?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政府专家和商界领袖均表示,他们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并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预期范围内。展望明年,政策支持对增强经济信心、实现经济持续复苏仍具有重要意义。
带头热身。经济指数正在稳步改善
“每隔几年,总会有一些文章歌颂中国经济,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从高速增长到如何更健康、更稳定发展的转变过程。”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特别研究员郭凡礼对中国的经济前景非常有信心:“广东经济近年来稳步上升,随着高铁的开通,逐渐带动了邻近的中山、惠州、珠海的经济发展。”
这种“信心”也得到了最新统计数据的支持:10月20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得到国家统计局的批准,前三季度广东生产总值为57061.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8.65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4497.29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9975.23亿元,增长8.6%。
同时,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广东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提高了经济质量和效率,平衡了广东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近年来,许多经济专家认为,未来几年,珠江三角洲与广东、东、西将形成“互相赶超”的竞争态势,这可能导致数据表现的交替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粤式逆转”。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体,“粤式逆转”被视为广东经济稳定的重要信号,也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标志。
“目前,首先,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例如,深圳经济持续增长势头良好,深圳创新强区南山区政府税收快速增长,华为、大江无人机等创新企业快速成长。;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后,广东部分欠发达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揭阳、阳江等欠发达城市和龙川、罗定等欠发达县的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再奇说。
广东的对外贸易也出现了逆转。近年来,随着江苏、浙江等主要经济省份对外贸易的强劲发展,广东对外贸易在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然而,2015年,广东外贸在全国的比重逆势上升,再次领跑,被业界视为又一次“广东式逆转”。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今年11月15日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1-10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0%以上。新的外贸形式表现良好,跨境电子商务稳步增长;在外贸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7个城市中,东莞、广州、佛山、珠海的进出口同比增长,其中东莞的增速最高,为4.2%。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制造业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的预期基本转正,市场采购活动明显活跃。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0,比上个月上升0.8个百分点;五项权重指标为“4上线,3上线”,即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处于涨跌线上,前三项均较上月有所上升,只有生产经营人员指数处于涨跌线以下。
「以上情况显示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对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研究及判断更积极,其采购及销售活动更活跃。培育和发展新动能、新形式和新产品的步伐正在加快。”广东省pmi指数特约解说员、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指出。
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普通百姓感受到了更多的民生利益。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8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3%。
新旧转换产业的升级开创了新局面
“我非常同意问卷调查的结果。经济波动是正常的行为,我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广东都市美容产业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佘启超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的转换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广东省综合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鹏鹏也持谨慎乐观态度:“从目前广东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进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好于预期,企业经营和就业形势也不错。此外,尽管通常接触到的商界人士在过去两年中有所顾虑,但他们仍能生存下来,真正破产的企业并不多。”
近年来,广东布局长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出台,本文做好了新旧交替的工作。
2015年,被誉为“东莞名片”的诺基亚东莞工厂的倒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事实上,在诺基亚东莞工厂关闭后,东莞本地智能手机很快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一半。2016年上半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东莞手机出货量达到1.22亿部,同比增长69.19%。工厂搬迁后仅几个月,其生活区就被改造成了犹大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了80多家企业相继落户。
新旧交替期间,大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力支撑了稳定增长:2016年,广东省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79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5%,净利润总额增长16.36%,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6家企业进入象征世界级大企业的“1000亿俱乐部”,其中9家进入世界500强,比上年增长50%。
新旧交替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并持续产生新的活力:2016年1-9月,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占规模以上行业的48.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4%,占规模以上产业的27.3%。形成了新显示、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通信等7个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随着2014年以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东乃至全国的餐饮、交通、社区等一系列服务业都赶上了互联网快车,发展迅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例如,深圳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城市,拥有包容性的创业环境和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对于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来说,有展示和发现新改革的平台和机会。这个增长点有很好的基础。”郭凡礼说。
“粤创心悦”本土企业抓住机遇
“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这是记者在广东多次调查中从企业家那里反复听到的一句话。
“经济形势的变化给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爱吉、净值、信息)。”佘启超表示,近年来,城市美容主动调整门店布局,在提升产品和门店的同时,也在努力实现渠道调整,根据消费者生活尤其是消费轨迹进行门店扩张,推广与加盟商合资开店的模式,打造最快、最灵敏的零售系统,通过多渠道提升整体品牌,从而提升集团整体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尚品送货上门也抓住了机会。尚品送货上门公司提出要尽一切努力进入“行业4.0时代”,借助互联网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他的业绩年复一年地逆潮流而动,已经成为行业低速增长中的“黑马”。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广东企业“在广东创造新”不断加快新产品开发,引进新模式。
云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是业界云计算大数据关键技术和服务的领先提供商。云鸿创始人张伟杰也认可问卷调查的结果,并对中国的经济前景表示乐观。
“我的信心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我得益于有利的国家政策、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支持,以及卓越的宏观调控能力,中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第二,中国日益突出的企业家精神和工业繁荣的执行力。国内企业具有越来越强的创新意识和追赶世界经济和技术的雄心,并愿意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建议。产业升级和一体化发展能力极强,在许多主要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第三,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消费者相信并支持国内力量。”张伟杰表示,近年来,云鸿信息坚持走国内自主生产之路,重点关注云计算大数据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中国首个核心技术独立的云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行业巨头对云计算关键技术的垄断,成为云计算大数据行业民族品牌的领军人物。
张伟杰以他自己的行业为例。市场潜力巨大,客户认可度很高,行业创新技术开发能力极强。这是他开始职业生涯以来最直观的感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促进技术创新和整个产业链的高度整合,营造良好的合作生态,整个产业蓬勃发展。”
政府还需要做什么来增强信心
信心来自执政理念的转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近两年来,创新驱动发展被视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出发点,转型已走出“新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制造业迅速崛起,经济腾飞。近年来,这种“优势”也已经丧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产业升级。然而,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战略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崛起。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郭凡礼认为,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困难在于核心技术之一的R&D能力低下。第二,仍然有太多的低端劳动力,所以很难提高制造质量和建立一个有技能的制造水平。第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薄弱。
陈鸿宇建议,我们应该牢牢抓住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开始复苏的机会。一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继续实施支持。实体技术改造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各项扶持政策;二是继续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线,通过深化、细化和具体化政策组合,强化对智能制造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互联网和服务企业的预期导向;第三,针对广东省制造业的结构分化,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轻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分析自身“弱势”的原因,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巩固和挖掘广东省制造业新的内生增长动力。
她认为,在新经济常态的背景下,结合中国政府积极推行的反腐败、缩小城乡差距、创新经济(爱基础、爱净值、爱信息)等政策,居民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将逐步增强。全面深化自上而下的改革,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民生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张伟杰还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加强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务实民生服务;第二,中国人对国内品牌的信任和支持将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媒体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居民对经济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以及能否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陈再歧说,要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促进工资同步甚至更高增长,增加他们的收入。“此外,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降低消费者的税收成本,并大幅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标题:从 “粤式反转”看中国信心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