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2字,读完约7分钟
国内年金投资市场即将迎来新成员。
经过近四个月的征求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企业年金正式启动。
中国人寿保险(601628,BUY)养老保险部副总经理张表示,职业年金市场潜力巨大,预计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这将重塑养老保险管理市场的竞争格局。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基金公司和保险机构正准备分一杯羹。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养老保险”)董事长杜永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企业年金在空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一方面取决于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更多的配套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积极为员工支付企业年金,另一方面也是养老金产品的创新过程,可以吸引大量的企业年金参与投资。
然而,随着资产短缺格局的持续,养老金产品也面临着资产配置问题。
一家养老保险机构的投资总监直言,该机构超过70%的养老金产品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但这类产品缺乏足够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只能通过交易策略规避部分风险,但这种方式可能达不到理想的风险分散效果。
他认为,养老金产品规避风险的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年金的投资热情。
记者独家获悉,为进一步拓宽投资范围,解决资产配置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就拓宽养老产品投资范围征求了多家养老产品管理机构的意见,部分养老保险公司建议将国债期货、cds和利率互换产品纳入投资范围,作为对冲固定收益产品利率风险的工具。
“目前,这项新政策仍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如何最终调整养老金产品的投资范围,还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和决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养老金产品之旅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养老金产品的诞生源于企业年金产品的瓶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第23号令》允许企业自行开展企业年金支付投资后,许多养老保险公司迅速抢占了企业年金委托、账户管理和投资业务。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项新业务有点“吃力不讨好”。
原因是养老保险公司需要为每个企业设立专门的年金账户组合,并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投资管理和服务。因此,单个养老保险公司同时管理数百个企业年金专用账户组合,需要聘请大量专业人员(包括投资经理),大多数年金专用账户组合的规模只有5000-6000万元甚至更小,无法实现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和集约化管理。
有鉴于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3年借鉴欧美养老金运营的经验,允许保险公司为企业年金投资设计养老金产品,实现各企业年金基金的归集和统一投资管理,汇集各种小规模年金账户,通过规模效应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这使得国内养老产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以平安养老保险为例,目前平安养老产品有32种,其中20种产品已经进入运营阶段,资产管理规模近400亿元。与此同时,平安养老保险还开发了业内首个实现流动性管理的开放式信托型养老产品,以及优先股投资型养老保险产品、fof型养老产品和目标型绝对收益型养老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养老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定的养老产品投资范围相对较广。除了货币、固定收益、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等基本投资类型之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部门还赋予养老金产品投资优先股、fof、债券计划和信托产品的权利。
平安养老保险资产配置部副总经理罗透露,平安养老保险采取了从低风险货币型到高风险股票型的全覆盖产品策略,以及替代、混合和fof产品。
“未来,平安养老保险将开发多资产战略和创新的资产配置产品,如风险平价和风险预算产品。帮助年金投资从产品线中分散资产配置。”罗对说道。
此外,由于投资风格的细化,大多数债券的风险特征相当相似,这可能并不能真正帮助养老金产品分散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为此,平安养老保险计划针对养老产品投资范围相对宽松的信用债券、利率债券等子产品设计不同投资风格的产品,进一步分散风险。
广泛的投资范围一方面加速了养老金产品的创新,另一方面也使相关部门对业务创新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
记者独家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专业委员会正牵头委托平安养老保险等机构研发年金tdf(目标日期基金)。目前,该课题在产品方案和操作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相关机构正在与中国保险协会沟通设计政策。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年金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种:DC模式(支付决定型)和db模式(收入决定型)。tdf产品更适合直流管理模式。
“对于tdf产品能否落地,有两个关键的支持政策:一是个人选择权是否释放(个人选择养老机构的养老产品),以及支持投资机构的默认选择。第二,国家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待遇。”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养老金产品的发展始于2013年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年金的产品化需求,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相关部门短期内不太可能完全放开个人选择。
资产短缺下的投资选择
虽然养老产品的投资范围有所扩大,但在资产短缺的影响下,如何获得高质量的资产以满足更高的投资回报,仍然对养老产品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罗告诉记者,所谓的“资产短缺”更多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主要表现在资产方的当期收益率低于资本方的成本或收益要求,这也反映了深层次的资产配置问题——仅仅依靠投资某些资产或某些区域资产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他认为,要克服资产短缺,养老产品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首先,实现跨地区、跨市场、跨资产的分散配置;二是从单资产设计扩展到多资产战略产品设计;
三是改变过去过于依赖养老金产品中某些资产投资的投资经理,形成以投资组合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四是加大对绩效折回或偏差的监控和管理;第五,试图说服企业调整对产品产量的过高预期。
“鉴于债券投资收益较低,股市波动性较大,目前平安养老产品不会限制绝对收益产品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地位,尽量提高多策略产品和海外产品的配置(如果政策放开),但非标准产品的投资比例不会超过30%。”他进一步指出。
平安养老保险固定收益投资总监董透露,平安养老保险开发的国内首个目标收益养老金产品属于多资产战略创新,将投资期限延长至3年,关闭管理层,给出绝对目标收益。目前,一期产品自6月成立以来,已实现绝对收入3.2%(年化近10%)。
在业内更多人的眼中,除了产品创新,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采用标语牌来寻求中长期投资的高回报。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部的人士解释说,过去,保险公司养老金产品的股票配置主要取决于未来2-3年的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增长周期转折点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关注未来10-15年的投资趋势。他们更倾向于贴出标语牌,投资于一些能够应对多重经济周期变化、长期拥有较高经营现金流和较高现金股利、实现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稳定回报(Aiji、净值、信息)的上市公司。
然而,随着保险公司上市引发的市场争议,这一资产配置路径似乎越来越艰难。
“目前,我们正在考虑增加对养老产品的海外投资,寻找海外优质资产,并使养老产品在期限负债匹配时获得更高的回报。”上述养老保险机构的投资总监表示。但他担心,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关部门将加强对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资本控制,这将使一些海外投资难以进行。
标题:保险机构养老金投资调查样本:产品多元化布局征途漫漫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