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8字,读完约3分钟
内蒙古宣布了三项重大考古发现。赤峰地区是三千多年前商朝的领土
藏在克什克腾旗博物馆的青铜器皿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新石器时代的祖先依靠什么食物来满足他们的饥饿?蒙古人来自哪里?内蒙古的考古学家探索了这些在时间长河中遗失的秘密。
1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获悉,内蒙古最近公布了三项重大考古发现。通过这些考古发现呈现的生动画面,仿佛穿越了时间空隧道,回到了遥远的过去,从中可以领略到内蒙古草原文明的辉煌。
赤峰地区曾经是商朝的领土
记者了解到,1973年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出土的青铜器(又称青铜甑)高50厘米,重12公斤。几天前,自治区的文物和考古学家来到出土青铜龟的北部山区,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台面形石头,在北部有一座高耸的馒头形山。
通过对自治区内的文物和考古学家的研究,认为这件青铜器应该是放置在一块巨石上祭祀商代晚期圣山的礼器。中原建立商朝后,商人们经常派人到北方举行祖先仪式。这个青铜器皿应该是使者带来的礼器。此外,这个青铜器是中国商代青铜礼器中发现的最北的地方。经过深入考证,得出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与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晚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相近,表明赤峰地区早在商代就已成为商代的领土。
据文献记载,自商朝以来,簋作为一种青铜礼器,是贵族举行大型祭祀的礼器,象征着粮食丰收。在中原贵族的坟墓里,青铜瓶经常作为礼器被埋葬。
陈巴尔虎旗冈嘎墓对蒙古起源的促进作用研究
与此同时,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最近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选为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根据考古专家的进一步研究,它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蒙古起源的研究,是呼伦贝尔草原迄今已知的最大的古墓群。
考古学家初步断定该墓地属于公元8-10世纪时石韦人的遗骸,并发现了探索蒙古起源的最新考古线索。它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万红乡岗嘎村。
2014年,自治区文物局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队和呼伦贝尔国家博物馆联合抢救清理古墓遗址。在冈加墓地发现的木棺已运回呼伦贝尔博物馆实验室,自治区文物局对这些文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沿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国湘介绍说,对在该墓地发现的人骨进行的人类学研究表明,这里的居民最接近北亚蒙古族的颅骨特征,中亚的亚洲型居民分布在蒙古和中国内蒙古。这一发现受到了蒙古、俄罗斯等国学者的高度关注。
此外,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赤峰学院的考古学家最近在通辽哈密满哈遗址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815,363粒大叶蒿种子。古代文献如《救荒本草》和《野菜宝录》对大叶黄蒿的采集和食用方法作了详细描述。
考古界认为野菜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助食品,它生长在田野、路旁、沟渠等地方,在食物短缺时可以与食物混合。因此,哈密满哈遗址出土的野生油菜籽应该与早期人类艰难的生存环境有关。(记者张煜雯实习生郭帅)
标题:赤峰地区是三千多年前商朝的领土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