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33字,读完约10分钟
司徒雷登是集合了传教士、教育家和美国驻华大使三个角色的美国人,因为他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事业是创办燕京大学,在中国成为了有根底、受尊重的外国人。 如果司徒雷登战后不调停马歇尔和国共内战,中国社会剧变时不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他依然能保持教育家的美名,不会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牺牲品,毛泽东在《别,司徒雷登》的文章中辛辣 实际上,从担任驻华大使之日开始,他就注定要卷入中国的政治漩涡,1949年的“秘密外交”也是为“不要,司徒雷登”铺平了道路。 “再见,司徒雷登”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毁枯拉朽之势席卷中国大陆,国民党军队崩溃,内战局势已经不可逆转。 为了赢得“国际支援”,国民政府开始向南移动到广州,通知各国和中国常驻使节团一起去。 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率领大使馆的部分人员南迁,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其他西方国家的使团纷纷效仿美国。 司徒雷登在南京逗留的首要目的是与中国共产党展开外交接触,缓和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中国共产党方面也表示积极欢迎,中美两国之间的“秘密外交”开始了。 司徒雷登“试探性”接触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过长江,南京顺利解放,黄华被任命为南京市军管外事处主任。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任命黄华为南京市军管外事处主任,是对司徒雷登“滞留”南京的最好应对。 首先,黄华是30年代燕京大学的学生,当时的司徒雷登是燕京大学的校长。 其次,黄华调任南京与司徒雷登会谈,周恩来对滞留南京的外交使节,特别是司徒雷登进行了特别观察。 5月5日下午,司徒雷登的秘书傅泾波接到黄华的电话,双方互致问候后,决定第二天进行会谈。 就这样,南京易手仅用了13天,中美之间的对话就拉开了帷幕。 黄华于5月6日在傅慧波接见。 双方围绕司徒雷登“停留”南京的理由和中国共产党对美国援助蒋反共的态度进行了会谈。 傅慧波提出美国决定停止蒋的援助,但司徒雷登不打算在国民党撤出南京后南迁与中国共产党接触,而是得到了艾奇森国务卿的同意。 黄华对美国的蒋援助表示强烈抗议,他建议只有美国希望完全断绝与国民政府的往来,才有可能与新政权建立外交关系。 会谈结束时,傅慧波在“不经意间”提出老校长期待与黄华的会见,黄华也看到机器的回复,他适时访问老校长。 傅慧波和黄华的首次会谈可以说只是双方的一次相互尝试和“非正式”接触,但黄华在这次会谈中尽量不采用外交词汇,证明中方对这次会谈是“慎之又慎”。 关于是否应该见司徒雷登,黄华不敢随便主张,只能打电话咨询。 5月10日,毛泽东回调说:“黄华目的是与司徒雷登会面,探寻美国政府的意向”,但会面时说:“请听司徒雷登的话,减少自己的意见。” 三天后,黄华以个人身份去司徒雷登住处会晤。 司徒雷登首先提出新政权希望建立真正的民主政府,民主人士参加政府活动,与美国维持过去的友好关系。 黄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意见,指出中国人民对美国援助国民党的不满,表示美国愿意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承认新中国政府,新中国愿意与外国政府建立商业和其他关系。 但是,自信的司徒雷登反复认为,要得到美国的承认,就必须遵守中国和中国的条约。 否则,美国和其他国家只能等待中国的形势迅速发展。 实际上,这次会谈没有触及根本问题,即中美两国之间相互“承认”的基本条件,双方依然在试探对方的立场,是“自夸”。 但是,司徒雷登对这次会谈持乐观态度,在给美国国务院的电报中认为这次会谈是“非常友好”的,也是“更深入理解的开始”。 6月6日,黄华向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后,邀请司徒雷登到外事处进行会谈,双方就“承认”问题分别提出了意见。 黄华提出了美国和新政权建立外交关系的三个标准: (一)外国军队撤出中国。 (二)停止国民政府援助(三)断绝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司徒雷登说,现在中国的政局不明确,新政权没有建立新政府,美国只能“被动”地看。 关于美国援助是1948年的决定,现在几乎没有剩下。 此外,司徒雷登还证明了美国在建立邦交问题上的障碍:“美国害怕共产主义,害怕世界革命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和“希望今后尽可能所有的民主开明者参加”。 黄华再次反驳,双方不欢而散。 根据这次会谈的文件,双方在阐述“承认”问题时矛盾很明显。 其实,美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基本态度是不急于处理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有着与帝国主义国家“不急于邦交”的想法,“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使人民解放军接近全国胜利 美国从一开始就想把“承认”问题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5月13日,艾奇森提出了美国承认新政府的三个条件:第一,实际控制该国领土和行政机关。 第二,有能力同时履行国际义务。 第三,政府可以得到该国人民的普遍接受 事实上,中美双方的对外政策直接引起了这次会谈双方“各说各话”的情况。 黄华认为“美国应该首先采取行动与人民民主政府建立关系”,司徒雷登主张美国现在处于“被动地位”。 关于这样的谁“前进到第一步”的争论在之后持续了几十年。 在“承认”问题上分歧很大,但双方都没有做出断绝接触的决定,进一步推进接触。 6月8日,胡特卡车波再次见到黄华。 在这次会谈中,傅洼波没有和司徒雷登和美国国务院商量,回国前访问北平会见周恩来,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方面的意见,顺便看燕大,这样说:“回到话题才有力量。” 黄华委婉地拒绝了傅洼波的要求,表示中美尚未建设,交通尚未完全恢复。 第二天,黄华将会谈复印件电报北平。 北平方面认为通过非正式渠道与司徒雷登接触更方便,通过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魏邀请司徒雷登去燕京大学。 6月26日,司徒雷登收到陆志韦的邀请函,11日上午会见周先生,毛泽东也宣布司徒雷登会来燕京,并在信中说:“我想政府会关心你的。” 第二天,胡特卡车波拿着陆志魏给司徒雷登的信见到了黄华,表示司徒雷登收到信后非常突然。 陆志魏在信中说见到周恩来,周恩来直接同意司徒登的北平之行。 黄华解释说,曾经向北平报告了司徒雷登的愿望,但还没有得到指示。 如果司徒雷登依然有这个要求,他可以代之以查报纸 28日,周恩来同意司徒雷登燕京一行,指示司徒雷登也可以希望与当局会面。 司徒雷登当时很高兴,但后来的迅速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重庆谈判期间司徒雷登和周恩来将于6月30日向美国国务卿艾奇森通报司徒雷登访问北平,报告中提到了司徒雷登这一行的利弊:访问北平是中美之间相互理解的第一步,中国共产党内部比较自由主义 这也表明美国对中国的政治动乱持非常坦率的态度,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产生非常有益的影响。 除此之外,他回美国之前的北平之行在中国引起谣言和推测,引起美国人的批评,也有可能使国务院处于非常不自然的立场。 但是,从整个报告书中可以看到,司徒雷登依然对访问北平有信心。 同一天,北平方面的态度急转直下。 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了《一边倒》,周恩来也比较了黄华来27日和28日两天的会谈情况,电告诉南京市委: (1)陆志韦向司徒发稿,曾经是我同志提出的,复印件的第一句。 (2)黄华希望保护中央的除电大体上,即我们必须证明司徒允许燕京一行,决不是我方的邀请。 这一点也不含糊,推广不要找借口。 (3)司徒和傅如来北平只能挂一辆卧车保护人,不允许用米机摆平。 你可以借口说司徒不坐美机就回不了华盛顿,无视。 美国议会是否闭幕,不应该重视。 我们对美帝也没有改变政策的幻想。 事实上,在黄华和司徒雷登在南京开展“秘密外交”期间,刘少奇也秘密访问了莫斯科,中苏双方就许多议题达成协议,刘少奇的访问苏成功提高了中共中央的外交底气。 7月1日,美国国务院在南京发布了国务卿批准的名为“夜间行动”的电报。 “根据最上层的考虑,指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访问北平。 其理由是司徒雷登6月30日发给艾奇森的电报中提到的访问北平的弊病。 事实上,当时美国的舆论和公共心理方向都接近“蒋反共”,美国议会的“中国帮助”、“院外援华集团”、共和党保守派等势力互相勾结,给中国政策带来了杜鲁门政府很大的压力。 蒋介石和司徒雷登就这样关闭了中美之间信息表达的“最后大门”。 8月2日,司徒雷登像1947年初的马歇尔一样遗憾地离开了中国。 8月5日,美国政府发表了《美中关系白皮书》,毛泽东亲自参加了对《白皮书》的批评运动,开始了中美两国之间长达20余年的全面对抗。 有“失去的机会”吗? 北平之行被否决是傅洼波和司徒雷登的心结。 司徒雷登在回美国的途中经过冲绳岛时强调承认共产党,恢复商业关系,傅洼波回顾这段历史,认为这次“失去的机会”完全是艾奇森的“工作不利”,如果司徒雷登的北平之行成功,以后 司徒雷登和傅筑波,笔者不这么认为。 司徒雷登很看好这次“秘密外交”的前景,杜鲁门显然不将其视为恢复中美关系的主要通道,最多视为“试探性接触”,如果“试探性接触”在国内国际引起不满,杜鲁门随时都会认为这次“秘密” 杜鲁门在6月中旬与韦伯斯特副国务卿的谈话中向国务院指示:“必须充分注意不要表现出对共产党的任何柔软。” 另外,当时杜鲁门面临着强烈的国会压力,6月份,某议员给杜鲁门总统寄来了信。 根据他收到的大量邮件,选民觉得中国共产党人“会对我们真正的中国朋友和宗教造成很大打击”。 在参议院为反对承认新政权而进行的讨论中,诺兰、布里吉斯、史密斯等多位议员指出了对莫斯科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认为承认新政权是“对世界共产主义加盖赞同印章”。 因此,杜鲁门否定司徒雷登的“北平之行”也不奇怪。 没能去成的“北平之行”,让司徒雷登和他的秘书傅洼波有点失落,感到遗憾,但在美苏两国对抗的冷战背景下,仅凭司徒雷登的个人意志是无法逆转中美两国的对抗局面的。 参考文献【1】u.s.statedepartment,foreignrelationofunitedstates,1949,vol.9.【2】黄华:《亲历与见闻》 【3】林孟熹:《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4】【美】司徒雷登著:《在华五十年》,李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年 【5】牛军:“不明开始:内战末期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再探讨”,“冷战国际史研究”年第2期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失去的机会”:1949年司徒雷登的“秘密外交”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