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3字,读完约2分钟
未来谁来耕种?政府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新的职业农民。
日前,国务院发布意见,将新型职业农民列为收入增长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之一,并提出了激励计划。
在中国,新职业农民的出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将会越来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土地管理的规模将随着农民的减少而逐渐扩大,为这些农民提供专业服务的农业经营实体也在不断壮大。这是新型职业农民出现的现实基础。
事实上,这也可以解释当前农业领域存在的一个“悖论”,即中国的农业劳动力集中在老年人和妇女中,缺少年轻人,但粮食总产量却持续增长了十多年。一些农业政策制定者将其解释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最重要的环节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农业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有吸引力的产业,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人必须过上体面的生活,农民必须摆脱身份的束缚,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这也是解决现在乃至未来“谁来耕种土地”问题的关键。“加快职业化进程”已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激励计划之一。桂林航天科技学院的王钰鑫博士认为,专业化和专业化是这一群体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杜邦先锋中国总经理吴健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农业现代化必须由具备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来推动。因为这个群体更注重专业管理和长期发展及盈利能力。
例如,吴健说,近年来,在种植者的客户名单中,这样的大农场主的数量迅速增加。由于种植规模巨大,他们更加注重种子产品的质量,紧跟产品技术升级的步伐。与此同时,他们愿意积极尝试新的工业服务,如农业金融和粮食收集服务。在他看来,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意识正逐步向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经营模式发展。
对于大型谷物种植者来说,他们实际上有独立的市场判断。早些时候,记者采访了吉林的一位大粮食种植者,他计划在两年内将土地规模扩大到2万亩,在五年内扩大到10万亩。原因是他正在考虑应对当前的低食品价格,并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服务水平来克服市场的低潮。同时,达到一定的土地规模后,不仅可以降低各种成本,还可以获得政府对农业机械的补贴。
根据上述意见,“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纳入相关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支持职业学校开办涉农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就地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标题:新型职业农民特征渐明晰:重科技、讲规模农村示范富户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