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4字,读完约3分钟
伦敦经济日报(记者姜华东)近日,渣打银行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对“一带一路”2015年至2016年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评估。报告称,“一带一路”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投资合作、加强金融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
报告称,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沿线国家的合作促进了“一带一路”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与沿线30多个国家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了6个重点经济走廊,达成了一系列能力合作协议、标准化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同时,中国于2016年初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进一步获得了参与欧洲区域项目的优势。
在评估近年来的发展时,报告首先强调了在促进沿线地区和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取得的进展。报告指出,打破沿线交通瓶颈,改善区域互联互通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在过去两年中,一系列跨境项目,包括铁路网、高速公路和港口,已经开始建设。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亚。目前,亚洲是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基础设施指数相对较低。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将中国的巨额储蓄、产能和建设优势与沿线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打破其他国家发展约束的同时,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基于此,该报告预测,未来基础设施项目将有巨大的投资潜力,中国将在沿线更多国家扩大基础设施项目。这不仅会提高沿线国家的经济效率和效益,还会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其中。
据报道,“一带一路”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和沿线国家努力减少贸易壁垒,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特别是加强工业合作。这份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建立海外经贸合作区的项目。目前,中国已在沿线国家建立了50多个合作区,其中白俄罗斯、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园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优化了产业链,也促进和吸引了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同时,沿线国家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盟,相关差距仍在扩大。这也凸显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贸易潜力。
该报告称,“一带一路”的建设还将加速中国从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出口国向资本出口国的转变。自2014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达到2330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60%。截至2015年底,中国流入沿线国家的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已达9380亿美元。鉴于“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方面的巨大潜力,报告认为,未来流入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年增长率将达到20%。到2020年,中国在上述国家的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将达到20万亿美元。
除了基础设施项目和贸易投资合作,金融合作的进展也成为报告的重点。报告称,“一带一路协议”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合作的发展。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已与沿线21个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向7个国家授予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并在8个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这些措施将促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和人民币境外融资,促进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增长。随着沿线国家与中国在投资和贸易领域合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跟随“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标题:渣打银行发布报告:“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