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4字,读完约4分钟
一场冬雪过后,记者来到了那慕拉的家。那慕拉是一个牧民,在左奇巴林的查干哈达苏木之后被称为嘎查。热情的纳穆拉叔叔和他的女儿一起迎接我们。父亲和女儿开始谈论笑话,他们感到幸福和深情,这使得雪后的冬日阳光更加温暖。与这种温暖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干净的庭院,有几排牲畜棚,使得这个牧民的小庭院在寒冷的冬天更加荒凉。记者心中的问题是压倒性的:牧民?!没有羊吗?!没有奶牛?!脑子里有了问题,我开始和穆拉叔叔闲聊。
所有的祖先都是牧民,所以他们为什么不想放牧?但是时代不同了!简单的牧民叔叔在他的笑话中讲述了深刻的真理。
时代变了!那村叔叔的女儿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学习,他的儿子在镇上的蒙古小学学习。这些牧民的孩子在结束他们的学生生涯后会回到牧区继续放牧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牧民们也在汹涌的时代潮流中徘徊。孩子们毕业后必须在城市里学习和居住以购买房子。这个城市的房子太贵了。不管过去有多贵,不管牧民们有多好,他们都不能攒钱买套房。现在草原不能工作了,水土流失严重,沙皮不见了,春天刮风的时候,羊一挖,草根就没了!是的。时代变了,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变了。脆弱的草原不再能承受传统放牧的需要。查干哈达禁止全年放牧。如果房子放牧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它将一年到头都很忙。然而,如果学生想买房子,享受更舒适的生活,牧民的出路在哪里?
2013年,纳穆拉叔叔的家庭面临的这些看似令人困惑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最初,早在2011年,在苏木党委、政府和嘎查委员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有61名农牧民被招募参与赤峰契丹旅游公司开发昭庙北五台旅游区的项目,并成立了自己的富民公司。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和实施,公司2013年的经营步入正轨,年末净利润达到110多万元。就那村家族而言,作为富民公司的一员,他的月薪超过2000元;情人在景区开了一家手工艺品商店,大约60平方米。2013年销售情况良好,净收入超过7万元;我的父亲情不自禁,也在风景区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女儿利用暑假当导游,一次假期就赚了8000元。这个牧民家庭富裕起来,发了财!
新的生产模式给牧民带来了新的想法,也给了他们一个更长远的视角。2014年,Namura的家人计划扩大商店,经营各种业务,销售手工艺品,当场制作特殊食品,以吸引更多游客消费。旅游,吃,喝,玩得开心,煮一些奶茶,做一个奶豆腐,等等。看起来很有趣,吃起来也很开心。一个人多花5元钱,对于10万游客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穆拉叔叔的商业经验非常丰富。
富民公司在2014年也有两个主要项目,一个是建造农家乐和田园音乐,另一个是制造自己的矿泉水。依托民族特色和宗教文化特色,让白色蒙古包回归这片草原,让山上的圣水泉带给更多人甜蜜。
祖先世代居住的美丽土地充满了山、水、河的深情。游牧民族对草原的热爱以及对放牧和歌唱的热爱在血液中诞生和流动。如果这个行业做得好,畜牧业就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应该利用旅游收入支持圈养舍饲,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牧之养殖之路。当传统的放牧走向一条贫穷的道路时,像那慕拉一样多的人正在寻找另一个草原和牧民的村庄。
辽阔而深邃的草原赋予牧民简单而无限的智慧。他们世世代代关注草原放牧,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追逐社会进步的步伐,推动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型。一只手指指向牧民致富的宽阔道路,另一只手骑着马,挥舞着鞭子,这样鞭子的声音就不会在草原上回响。原来,游牧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拥抱草原,追求更好的生活(记者乔常驻记者)
标题:时代的眼光和不变的感情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