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4字,读完约5分钟

记者笔记

本报记者李海南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第十三个五年扶贫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个五”期间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战胜贫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定位上看,《规划》可以毫不夸张地作为未来五年中国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制定相关扶贫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众所周知,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期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需要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均衡发展。然而,贫困正在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致命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消除贫困的目标,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显示出其本质意义。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事实上,决策层早就认识到消除贫困和解决关键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扶贫领域不间断的政策部署加深了外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指出,要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战胜贫困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总体目标;2016年10月,刚刚发布的《扶贫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中国反贫困斗争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一套岗位责任制。可以说,中国的扶贫政策体系可谓一脉相承。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规划》还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消除贫困,解决关键问题,最突出的缺点是农村贫困。《规划》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基本战略,坚持精准援助和区域统筹发展的有机结合,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根本保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力推进一批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快破解贫困地区区域发展瓶颈,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提升能力。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应该说,在《规划》原有的扶贫政策路径下,精准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原则不断得到重申,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即实现高效扶贫的目标。毕竟,到2020年,我们将确保按照现行标准办卡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不吃不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得到保障。12.8万个已建卡的贫困村将有序脱帽。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记者认为,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下,脱贫这个目标可以称为一项使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来看,最终目标是与大家分享改革成果,尽可能实现“机会均等”。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在理想范畴中,“机会均等”是指每个活着的个体在一个平等的起点上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机会均等”应该贯穿于从婴儿营养到教育、就业乃至生活的全过程。然而,在现实条件下,由于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带来了包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在内的机会的不平衡,而贫困正是基于这一特征的极端表现。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消除贫困,实现消除5000多万人贫困的目标,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宏伟目标,在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绝对是整个国家的力量。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应对贫困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已使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7日发布的《中国扶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有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575万,贫困率下降到5.7%。根据《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世界极端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19亿下降到2015年的8.36亿,其中中国的贡献率超过70%。从1978年到2010年,在减少世界贫困人口数量方面,93.3%的成就来自中国。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可见,实现扶贫目标不仅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也是对全人类事业的巨大贡献。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中国提出的2020年消除贫困的总体目标早于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2030年消除世界绝对贫困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减贫目标应该比联合国的标准和目标提前10年实现。应该说,这将继续推动中国走在全球减贫的前列。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在现阶段,实现“机会均等”,尽快弥补贫困的不足,让中西部广大贫困地区的5000多万贫困人口像中国14亿人口一样享受改革和发展的红利,享受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和发展机会,无疑是最大的机会均等。当然,这也需要在深层次的改革中不断努力,如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平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移以及未来的结构转型。毕竟,依靠简单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支付账单是无法实现准确的扶贫和扶贫的。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计划》提出,加快扶贫开发,要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产业发展、就业转移、搬迁安置、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生态扶贫、社会扶贫为主要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作用,稳步提高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能力。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实施农林产业、旅游、电子商务、资产收益和科技扶贫措施,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因此,一个真正健康和可持续的扶贫政策体系应确保所有人尽可能平等地享受所有公共服务,包括住房、养老、教育和医疗,同时确保有工作能力的人得到充分就业,而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得到保障。其目的是不断实践和突出中国进入新经济常态。实施扶贫旨在全面消除贫困,切实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本质。

标题:兑现脱贫目标 实现“机会均等”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