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常态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近年来农民工总数增速普遍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总数为1.7649亿人,增加95万人,增幅为0.5%。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一增长趋势仍相对缓慢,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劳动力同比下降0.04%。今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这一事实印证了当前中国经济稳定、进步、稳定、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

农民工就业步入“新常态”

在农民工总数增加的同时,他们的就业也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农民工就业的“新常态”日益明显。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服务业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减弱,农民工就业的产业结构发生演变,这已成为农民工就业“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

农民工就业步入“新常态”

今年前三季度的相关监测数据显示,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运输、仓储、邮政等行业的农民工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88万人,增长10.6%;与去年同期相比,从事住宅服务、维修等服务业的农民工增加127万人,同比增长8%。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加速出现和人们服务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快递、小时工、月工等服务行业的就业需求激增,日益成为广泛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领域。

农民工就业步入“新常态”

同时,监测数据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呈下降趋势,分别同比下降4%和4.6%。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其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正在减弱,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挤压作用和对从事低技能和劳动密集型工作的工人的过剩产能的化解。目前,在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中国正在推进的“去产能”进程显然给相关行业的员工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就业压力,在上述行业中占据较大比重的农民工可以说首当其冲。以钢铁业为例,业内有关人士表示,钢铁业减产可能导致40万工人失业。这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就业压力也反映在中国就业市场繁荣的季度报告中。报告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能源、矿产、采矿和冶炼行业的就业繁荣指数最低。

农民工就业步入“新常态”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制造业就业需求的减少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爱情基础、净资产、信息)。如今,在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制造业发达地区,“机器替代”的热潮方兴未艾。事实上,在技术红利逐渐取代人口红利的智能制造时代,制造业就业减少无疑将是大势所趋。

农民工就业步入“新常态”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劳动力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中西部地区不断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民工回流中西部地区的趋势日益明显。监测数据显示,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农民工总数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7%和4.6%,在中国农民工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分别增长了1.1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然而,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2.6%,下降1.9个百分点。

标题:农民工就业步入“新常态”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