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3字,读完约8分钟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两百年”目标之一。农村牧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加快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巴林左旗林动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思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支持贫困村和贫困家庭发展产业、就业和创业,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努力不让贫困家庭在小康道路上落后。
扎实开展准确的再鉴定,选择准确的援助对象
准确的扶贫是基于对扶贫目标的准确识别。今年3月初,林动镇党委、政府按照低收入家庭与贫困户政策衔接的相关要求,对有档案、有卡的贫困家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精准再检查”,将所有真正的贫困家庭纳入精准扶贫范围。
林动镇兴隆庄村金佳映组村民王清江的妻子患尿毒症,每周去医院透析一次,家里一贫如洗。几年前,这个村庄为他的家庭申请了最低生活补助,但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家庭无法享受到帮助重病贫困家庭的国家政策。这一次,镇里对贫困户进行了准确的复查,实行了民政与扶贫相衔接的政策,把他的家庭纳入了准确的扶贫户范围,终于打开了他那紧锁的眉头。“由于党和政府的准确再核实,在未来,我们的家庭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王清江告诉记者。
进行“精确再核实”的重点是,在过去的“两个系统”没有连接的情况下,将所有未被纳入贫困家庭的真正贫困家庭包括在内,并取代已被纳入贫困家庭的普通家庭。其结果直接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得失,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因此,林动镇党委、政府从维护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基层调研和讨论,制定并下发了《林动镇千户备案卡重新审核工作方案》,总结出了“一个条目、两个意见、三个计算、四到五个讨论”的认定方法。核查过程和标准力求公开、公平和公正。在对全镇3399户7102名“穷人”的复查中,确认了3871人(同等入息和出息),占54.5%,当这种规模的人进出时,没有一户人家不相信。索布加村的一名55岁的村民王永生是这次重新检查确认的住户。他告诉记者:“当它被确认时,没有抱怨。说到良心,确实比我更难被纳入精确扶贫家庭的范围。”
加大财政扶贫力度,确保每个想发展的贫困家庭不会因为缺乏资金而止步不前
要促进准确的扶贫,如何提高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能力是关键。从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几个重要方面来看,有效解决发展资金短缺无疑是准确扶贫的第一关。对此,林动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积极推进金融扶贫从过去的“洪水灌溉”向“精准滴灌”转变,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条件下,高效完成脱贫的目标和任务。
祁占元,林动镇福山村的一群村民,今年65岁,是一个带着一套档案的贫困家庭。前一段时间,在镇里的统一协调下,他向中国农业银行借了一笔5万元的“富农贷款”财政扶贫贷款,利息为5.07%,年底财政贴息5%,相当于零利息。他买了100只基本母羊,并和养羊的儿子一起饲养。齐占元告诉记者,从他儿子的繁殖情况来看,他的100只基本母羊每年净收入3万元不成问题。
福山村是一个著名的专业养殖村,其主要产业是养羊和驴。今年,通过“富农贷款”的金融扶贫贷款,全村97户发展了肉羊或驴养殖,其中58户为贫困户。在经过准确复核的81户贫困家庭中,所有有发展能力的家庭都已开始通过金融扶贫贷款进行养殖。今年,政府协调的农村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总额达到1.3亿元,全部用于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惠及5980人,其中贫困家庭1105户,2530人。
2014年至2016年底,林动镇在33个行政村中的21个开展了金融扶贫项目。其中,农业银行共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2亿元,为全区乡镇规模最大。大力支持发展肉类、羊肉、驴养殖、林果、花卉等现代养殖业和城镇设施农业,覆盖2 081户7 290人,其中1 501户3 200户贫困家庭
移民搬迁和停靠工业园区和特色观光城镇的建设,并相互补充,以促进精确的扶贫
积极引进和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互利共赢的扶贫工业园,让愿意发展但缺乏发展能力和思路的贫困家庭通过易地搬迁,一步到位进入扶贫工业园,成为扶贫工业园的合作伙伴和专业农民,这是林动镇推进精准扶贫的又一新举措。不久前,当记者来到林动镇老茅岛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业园项目的施工现场时,我看到上百个钢结构的棚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有些还被遮住了。欧式红砖白墙动迁房装修完毕,远处的大型施工机械仍在忙碌。
据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整个园区占地569亩,可容纳175户贫困家庭进行开发。该项目总投资为1.45亿元,其中1.2亿元为PPP模式建设。该项目于去年6月开始建设。目前,175 9630平方米的贫困家庭住房建设已经完成。园区内的水电管网已经完全匹配。6月10日开始有人入住,到6月底,40个产卵场和175个冷棚全部完工。园区采用“一业一企一宅一院一链”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从河北省平泉县引进五华食用菌有限公司,镇政府协调贷款每户5万元,由企业免费使用。作为交换,企业负责为进入园区的人提供生产食用菌的技术培训,以低于市场价格供应菌棒,并以保护价格回收产品。据估计,进入园区的家庭一个大棚生产15000根,三种作物的家庭平均年收入约为40000元,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当年摆脱贫困。
在镇上的柴达木村,规划中的1000亩“契丹镇”扶贫搬迁项目也委托中国农村建设专家小组和清华大学孙俊教授完成规划设计,选址在蒙古国瑛子自然村。“契丹镇”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计划今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有15户家庭被邀请投资。第一阶段,100户300人搬迁到贫困家庭,国家扶贫项目资金每贫困人口6万元用于建房和毛驴房。
林动镇柴达木村党委书记张告诉记者,他们计划把“契丹镇”打造成一个突出契丹文化和驴产业的特色文化旅游镇,支持每户搬迁贫困户饲养10头基本驴,使贫困户年平均纯收入能保证在2万元以上。同时,发展驴肉特色餐饮,促进乡村休闲旅游。扩大驴皮大锅煮、驴皮手工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该镇的建设将在建筑风格和产业定位上积极融入契丹辽的文化元素,最终吸引更多的人聚集在该镇,将该镇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契丹风情小镇”。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上级扶贫政策,林动镇还开发了“点菜”扶贫模式,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肉类、牛肉、驴猪养殖、林果等8个扶贫项目。穷人可以选择一个,政府将根据选择的项目和规模给予不同数额的补贴。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关注大型工业发展项目,而且贫困家庭购买驴子的小愿望也可以通过"点菜"扶贫模式纳入援助范围。今年,全镇还整合了14个贫困村的“三村三户”资金和19个非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资金,共计1650万元,用于通过发展产业的“点餐”选择,补贴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那些因年老无力而又有发展意愿的人,该镇从上述扶贫资金中拿出300万元设立了扶贫基金,并采用“五保户联合保险+责任人担保”的方式,向贫困家庭发放了3000-1万元的三年期无息扶贫贷款。这一措施使无力贷款但有意愿发展其工业以实现工业发展的贫困家庭受益。
要促进准确的扶贫,关键在于准确的援助措施,针对目标人口,找出贫困的症结,然后开出正确的药方,制定准确的政策。巴林左旗林动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精准扶贫,为农村牧区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扫描左边的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内蒙古更全面、更新的新闻信息。扫描右边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广播网),即可进入赤峰新闻网的官方网站。
标题:如何防止贫困家庭在小康道路上落后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