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2字,读完约7分钟
改革从未停止,探索从未停止。时代的声音正如火如荼,充盈着赤峰建设者的心灵;历史的召唤,如炽热的潮水,激励着赤峰的建设者前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在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的赤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迅速兴起。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改革部署,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转型模式、政府职能转变和干部作风转变三项任务,研究确定了30项重点改革任务,启动了222项重要改革措施,勇敢地面对改革热点,发出了新的改革声音。赤峰孕育了一场深刻变革。
加强领导,成为改革的火车头
俗话说:火车跑得很快,都是靠前面的皮带。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硬仗,任务艰巨。只有大力弘扬踩石头、留痕迹的优良作风,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扎实有序地进行。
时间就是效率。赤峰市委、市政府为全面深化改革做了前期安排和部署,率先开展干部群众调查,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市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门小组和一个办公室,形成了精干有力的组织架构,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市委、常委会多次学习贯彻上级决策精神,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三次会议,研究重大改革问题。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成喜同志高度重视深化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各领域改革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建立共识,绘制改革路线图
要进一步鼓励探索和创新,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让可选动作精彩。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成喜强调了这一点。
市委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出发,从群众最期待的领域出发,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出发,在对国情、地区和市场进行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努力绘制改革路线图,引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随着一批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陆续出台,以牵头作用为主的重大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
自去年以来,赤峰市委先后制定并发布了《赤峰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赤峰市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赤峰市深化党建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等50多项政策文件,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基础依据和制度依据。同时,突出问题导向和地方特色,确定30项重点改革任务,启动222项重要改革措施,并相应建立领导小组台账和市级部门任务清单,实现路线图、工作量、时间表和保障措施。围绕市委确定的改革任务和措施,各专项小组制定了各自领域的改革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实施。市委改革办公室及时向市委和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和反馈情况,加强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确保改革的规范运行。
蹄,行动迅速,勇敢地改革深水区
坚持以重点突破引领和带动改革大局,在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中取得积极进展。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从政府下放开始,分几轮取消了158个下放审批项目,清理率达到60.3%;制定了《市政府批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等五项投资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取消、减免和发布了一批收费项目,使政府不再与电力市场和企业争夺利润。坚持放宽市场准入,将注册资本实收登记制度改为认购登记制度,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全市新增注册企业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02%和292%。
农牧业管理体制释放新活力。创新农牧业经营方式,积极发展新的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增长到10.4万个、1.3万个和700多个。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向农村转移,带动农牧民到现代农牧业园区工作、经营或参股。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886万亩。
开展农村牧区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全市集体土地登记发证158.6万例,整体登记发证率达到70%。巴林左旗被自治区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全旗推广试点项目,克旗被自治区确定为牧区、半农半牧区草原承包权试点项目。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2012年,赤峰市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区称号。全市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精简和下放一批文化审批项目;完成城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一体化;推进剧团体制改革,建立赤峰话剧团,筹备赤峰市民管弦乐团;在以商业为导向的文化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推进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惠民工程,投资8.3亿元加强县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和文艺创作发展。市政府设立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2000万元,文艺创作奖励资金200万元。
民生保障体系和机制建设不断加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特别是红山区、松山区等城市学校,进一步体现了教育公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善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政策,将审批、执业注册和变更权限下放至县区。创新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和3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制定《劳动就业备案实施意见》,全市3800多名用人单位和14.1万名员工实现了劳动就业,备案率居全区前列。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我市农村低保综合评价办法已经民政部和自治区民政厅确认。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模式创新。结合联合报告、联合评估、联合检查的实施和532、456工作方法的推广,探索村党支部+合作党支部+产业链党组+精干党员的1+3党组织设置模式,全市合作组织负责人担任嘎查村两个委员会597名专职委员。在苏木乡二元服务的基础上,推进二元服务创新成果向嘎查村、街道社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延伸,形成市、县、村四级服务网络,全方位、全覆盖服务基层。完善民主村治三位一体模式,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契约管理形式,形成村民自治制度落地机制。基层党组织薄弱专项整治,完成转型升级164个,占总任务的81%。
纪检监察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三个转变”要求,市纪委监察机构整合完成,赤峰市纪委监察参与的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由108个减少到12个。三个新的市纪委派驻联合纪检小组,负责市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等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实现市级派驻党政机关纪检监察机构的全覆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了市委履行主体责任、市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工作方案,有效推进了两个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只有在困难的时候,它才更勇敢。赤峰以务实的态度,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个计划和每一个关键点落实到位,一步一步把梦想的蓝图变成现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正在赤峰缓缓展开。(记者江平)
标题:赤峰市扎实推进和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