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8字,读完约2分钟

新窝铺村为贫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该村有9600亩荒山,人均4亩半薄田,平均年收入不到1500元。为了根除哈钦旗西樵镇新窝铺村的贫困户,村里两个委员会的班子确定了扶贫的药方:发展高效农业、肉牛养殖、种植养殖,为村民拓宽增收致富之路。

哈钦旗新窝铺村:解决贫困的“好方法”

近日,记者走进新窝铺村二组宋金友的家。说起今年的秋收,憨厚的老宋开了口:今年虽然大旱,可收的玉米饱满金黄,一亩地可收900公斤。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该村推广的塑料薄膜滴灌技术,每英亩增加了500块。为了把旱地变成增加收入的土地,该村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项目资金,钻了30口机电井,修建了3座水库。2011年,全镇率先实施1000亩地膜玉米滴灌。当时,高效节水增粮技术使人们尝到了甜头,平均亩产增加了250多公斤。今年,该村从各种渠道筹集了40万元,并在5组和8组修建了一个5万平方米的水库,没有机电井,使两个村民的2000多亩旱地能够饮用自来水。目前,新窝铺村的膜下滴灌面积为6500亩,占该村总耕地的67%。

哈钦旗新窝铺村:解决贫困的“好方法”

节水灌溉技术使新窝铺村实现了增收的愿望,发展水产养殖使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经过多次调查和总结经验教训,基于秸秆饲料丰富的事实,该村采取了抓大户、建社区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为了实现标准化大规模养殖,2010年,村两委班子获得资金和协调贷款,与20户农户共同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带动100户农户入股。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初具规模,有37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牛舍,600多头肉牛存栏。去年,村民王国民在村里的帮助下借了26万元买了30头育肥牛,预计年底前会放牛。这些奶牛卖出后,可以卖出40多万元,还可以向银行借钱,扣除合作社的管理费。他们的净收入可以达到10多万元。看着肥肥的肉牛,王国民喜气洋洋。

哈钦旗新窝铺村:解决贫困的“好方法”

旱地变成了稻田,养牛赚了很多钱。如今,新窝铺村的人均收入比七年前增加了六倍,村民们越来越接近小康生活。(记者徐永胜,周建军)

标题:哈钦旗新窝铺村:解决贫困的“好方法”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