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9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笔者走进河南省叶县县城北水门附近的三层小楼,多彩的东西突然回到从前:煤油灯、耙子、滚筒、红缨枪,还有数不清的图画书等,十多个展室里有两万多件旧物。 这是农民王建胜自制的民俗博物馆 今年53岁的王建胜,盐都街道问村里的普通农民,祖祖辈辈种田度日 年轻时家里穷,辍学几年务农 “我读书很少,但我特别尊重有学问的人,读书和看报都喜欢。 ”王建胜说 他最初读的报纸和书不能扔掉,但后来渐渐开始收集各种各样的旧东西,从此再也收不起来了 为了收集农民采用的旧东西,王建胜几乎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和村庄 不管去哪里,他都会找到当地的藏人,询问农业用旧东西的线索,想办法装在袋子里。 王建胜介绍说,以前住宅很小,堆满了东西。 年,在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后,他盖了一座三层的小楼,腾出其中两层楼,用于放置20多年来收藏的旧物。 在小王的民俗博物馆里,打磨剪刀的工匠用砂轮、打水用的滑轮、纺手丝的织布机、新娘结婚的椅子、留声机、照相机、麻绳、草帽等民俗小品都齐全了 他们结合乡村的过去和现在,记录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作为博物馆建造的两层小楼有14个展厅,面积达800平方米 展示复印件包括木器、石器、铁器、铜器、陶器、瓷器、玉器、乐器、兵器、服饰、饰品、摄影器材、建筑工具、计量工具、农耕工具、家具、硬币、票、古籍、报纸、红色文献……另外,国王收藏的1949年的 博物馆建成后,免费向公众开放 现在小王的民俗博物馆开馆一年多了,参观者络绎不绝,仅去年一年就有近3000人进入博物馆。 很多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看,感慨在这里捡到了童年的记忆 王先生的民俗博物馆得到叶县许多民俗文化收藏的支持,他们将自己收藏的义务提供给民俗博物馆供参观 “民俗是历史的证明,但这个博物馆是实际的民风民俗的活教材,可以让子孙后代理解农村的迅速发展和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民风民俗,希望保持我们的乡愁 ”该县收藏爱好者王献峰说

标题:“农民王建胜建民俗博物馆留乡愁”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