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0字,读完约3分钟
[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已超过2.2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未来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
今后将逐步清理和简化繁琐的养老机构审批程序,这将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满足中国2亿多老年人的需求,缓解养老机构床位短缺的长期矛盾。
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取消不合理的养老机构招标前置审批,把闲置的旧厂房、旧办公楼以及改造后的公共培训中心和养老院改造成养老设施。
老年病床供需紧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已超过2.2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未来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
同时,由于长期超低生育率和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421”家庭模式,中国人的家庭规模正在逐渐缩小。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国人的平均家庭规模只有3.02。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表明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在养老机构多呆几年。
根据国家老龄委员会的调查,随着老年人总数的增加,我国养老机构对床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这使得养老机构的床位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老年病床数量为669.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病床数量达到30.3张。虽然总量比五年前增长了70.2%,但老年病床供求的数量和结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从结构性矛盾的角度来看,目前提供的老年病床中,真正使老年人生活得好的老年病床是有限的。因此,一些收费合理、服务质量高的老年病床很难找到,有些甚至有数百人在等一张病床,而其他老年病床由于收费过高或服务不足等问题而闲置。
简化审批并增加供应
考虑到我国许多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老年病床供给不足、供需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申请养老机构前置审批等措施,将有效增加全国老年病床的供给。
据《中国商报》调查,在养老机构建设中,审批难度确实是一个突出问题。在一些城市,设立养老机构的审批往往涉及土地、规划、民政、卫生、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将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养老机构建设和投入使用的时间。
2015年,福建省福清市玉林村的一些企业家捐赠了400多万元修建了一所养老院。然而,建立疗养院的审批程序非常麻烦,承办人被告知需要三至四年时间来完成建立疗养院的必要程序。如此漫长的等待使村里的老人说“等不起”。
在繁琐的审批中,大部分集中在土地审批上。2014年,辽宁省锦州市出现了一个典型案例。在申办养老院的过程中,申请人去了39个单位并加盖了133个公章,但仍未完成审批。记者发现,这133个公章实际上是养老院的土地手续,而不是进入审批程序后的行政审批。
鉴于这种情况,国务院常务会议建议支持将闲置的旧工厂、办公楼、公共培训中心和养老院改造成养老设施。这项措施将使养老机构的建设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繁琐的土地审批,并将有效增加老年病床的供应。
老龄化不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一些商机。根据国家老龄委员会的统计,2014年中国老年人的总消费已经超过3万亿元。建设更多的养老机构将有助于消除制约养老消费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这不仅可以充分发展白银经济,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充足、便捷和适宜的养老服务。
标题:床位供需矛盾突出 国务院清理简化养老机构审批程序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