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65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诺和诺德和诺华分别裁员。自2011年以来,生物医学行业掀起了一场裁员风暴。据报道,仅在2011-2013年,世界前十大制药巨头每年平均裁员3万人。自那以后,裁员风暴愈演愈烈。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罗氏轩、强生等。都暴露了大量的裁员,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2011年以来跨国制药公司裁员的主要原因,即专利悬崖的到来、新药开发的缓慢以及制药公司的频繁并购;从部门来看,跨国制药公司的裁员主要集中在R&D和市场。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为了控制成本,外国制药公司通常会切断在中国盈利能力差的生产线。苏利文大中华区总裁王新在Jost分析说,随着药品专利的到期、国内制药公司的崛起以及中国医药(600056,Buy)市场政策的改革,跨国制药公司面临着严峻的收入压力,合理的裁员仍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跨国制药公司的裁员人数正在上升

9月29日晚,丹麦诺和诺德宣布将裁员约1000人以削减成本。10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次向诺和诺德证实了这一消息。

诺和诺德表示,该公司在全球拥有42,300名员工,计划此次裁员约1,000人,涉及全球R&D部门、总部职能部门和全球商业运营机构。其中,大约500名受影响的员工来自丹麦。然而,诺和诺德在中国的业务不会受到影响。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有人指出,上述裁员反映出公司在胰岛素市场面临巨大压力。

对此,诺和诺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美国市场竞争加剧和价格压力,诺和诺德需要采取措施削减开支,此次裁员是削减开支的措施之一,受影响的人数约占全球42,300名员工的2%。这不会影响诺和诺德在中国的表现。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巧合的是,在今年8月宣布关闭细胞和基因治疗部门后,有120人被解雇,280人被纳入诺华的肿瘤业务部,10月6日,诺华再次爆出裁员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向诺华证实了这一消息。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据了解,诺华将关闭其在上海和瑞士纹影公司的生物制剂部门。其中,取消上海生物制剂部涉及18个职位,关闭瑞士纹影生物制药部涉及73个职位,将热带病研究中心从新加坡迁至加州将涉及84个职位予以取消。据诺华公司称,该决定是为了减少开支和加强研发的协同作用。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自2011年以来,生物医学行业掀起了一场裁员风暴。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全球前十大制药巨头平均每年裁员3万人,而且情况越来越糟。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3月,葛兰素史克六次裁员近千人;2014年底,百时美施贵宝的裁员计划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裁员近1000人;2015年,罗氏宣布将关闭美国、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四个小分子药物生产基地,并裁员1200人;2016年初,强生公司宣布,在未来两年内,其全球医疗器械部门将裁员约3000人,占该部门全球员工总数的4%-6%。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王伟分析说,从部门来看,跨国制药公司主要是在R&D和市场部。前者源于调整R&D战略,包括干预更有前景的新领域,整合业务萎缩的旧领域;后者的根源在于医药公司营销模式的转变和关键产品线的调整,如雇佣更多的医务人员、减少销售代表的数量、增加关键产品的人员配备和减少其他人员。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2011年以来跨国制药公司裁员的主要原因,即专利悬崖的到来、新药研发的缓慢以及制药公司的频繁并购。

其中,专利到期是医药行业裁员的主要原因之一。2011年,由于专利药物到期,制药行业前十大公司共裁员26500人;2012年,前10大公司裁员超过34,600人。随后,许多跨国制药公司因专利到期而裁员。例如,2015年11月,罗氏关闭了美国、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四个小分子药物生产基地,并裁员1200人。数据显示,如果专利过期一个季度,像波利维这样的小分子药物的销售额将下降90%。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中国不再是避风港

中国曾被视为跨国制药公司的最佳避风港。根据全球数据研究咨询公司的数据,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的价值将从2012年的480亿美元飙升至3150亿美元。

然而,随着国内招标政策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增长放缓,大规模裁员也不断出现。2013年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成为外国制药公司在华生存环境趋紧的标志;同时,葛兰素史克也是中国裁员人数最多的外资制药公司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3月,葛兰素史克六次裁员近1000人。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北京医疗管理咨询中心主任石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跨国制药公司以2013年7月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为分界点,存在政策趋紧、降价和弃标、新药上市困难以及随之而来的裁员等困难。“为了控制成本,切断一些盈利能力差的生产线是外国制药公司在中国的常用手段。”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以投标为例,在本地投标和采购中,跨国制药公司经常降价和放弃投标。例如,2015年,安徽省对县级以下医院使用的专利药物和原始研究药物的比例做出了严格规定,最高不得超过40%;2015年,湖南省药品整体采购价格大幅下降。经过两轮报价,最高跌幅达到50%。许多跨国制药公司无法承受巨大的跌幅,选择放弃竞标。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在行业整体放缓和中国本土制药企业努力的背景下,剥离和出售边缘业务已成为外国制药企业的共识。例如,今年2月,拜耳交出了包括“白色加黑色”在内的五个品牌。药品在中国的商业经营权移交给上海医药(601607,购买);今年7月,葛兰素史克还剥离了中国泌尿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王新认为,随着药品专利的到期、国内制药公司的崛起和中国医药市场政策的改革,跨国制药公司面临着严峻的收入压力,合理裁员仍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在史立臣看来,跨国制药公司通过瘦身已经放弃了边缘部门。例如,默克公司不久前的裁员旨在更快地改变生物领域;另一方面,通过领先领域的合并和扩张,前诺华-葛兰素史克-礼来巨头的资产被极大地转移:诺华从葛兰素史克手中收购了肿瘤资产,并将疫苗业务出售给葛兰素史克。双方随后建立了一个健康合资企业;与此同时,诺华还将其动物健康部门出售给了礼来。

标题:跨国药企掀裁员潮 中国市场不再是避风港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