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9字,读完约5分钟
一方面,今年发行的新股主要是小盘股。其中,上海银行筹资106.7亿元人民币,创下今年单笔ipo的最大筹资纪录。这与前几年数百亿元a股的超大盘股ipo大不相同。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新股发行价格相对较低,许多企业的发行规模与原计划相比都有明显降低。
记者笔记
我们的记者张伟
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14家企业的ipo申请,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会超过64亿元。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的第三批ipo批准,此前几个月每月都有两批IPO获得批准。
11月4日和11日,中国证监会分别批准了9宗和15宗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不超过45亿元和112亿元。回顾今年下半年,7月,中国证监会分别于8日和22日批准了13家和14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不超过91亿元和120亿元。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分别于5月5日和19日批准了13宗首次公开发行(IPO)和13宗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不超过50亿元和109亿元。9月,中国证监会分别于9日和23日批准了14家和12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不超过116亿元和155亿元。10月,中国证监会分别于14日和28日批准了14宗首次公开发行(IPO)和14宗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不超过73亿元和101亿元。
就ipo获批企业数量而言,自去年11月以来已大幅增加,现有三批企业中有38家。从7月到10月,分别有27家、26家、26家和28家企业通过了ipo。据最近一个月的消息,自10月28日以来,已有四批ipo获批,涉及52家企业。然而,要评估ipo扩张的速度,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看批准的IPO数量,而应该主要看筹集的资金数量。自去年11月以来,这三次IPO的融资总额预计将达到221亿元,并不是今年下半年单月的最高值。9月份,由于上海银行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资金超过100亿元,预计整个月的ipo批准总额不会超过271亿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经发布了20批首次公开发行(ipo)审批文件,215家企业通过了IPO审批,融资总额约为1454亿元。今年以来,ipo似乎有大量企业,但其对二级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今年发行的新股主要是小盘股。其中,上海银行筹资106.7亿元人民币,创下今年单笔ipo的最大筹资纪录。这与前几年数百亿元a股的超大盘股ipo大不相同。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新股发行价格相对较低,许多企业的发行规模与原计划相比都有明显降低。例如,江苏银行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从去年计划的25.975亿股减少到11.54亿股,募集资金大幅减少,实际募集资金约为72亿元。显然,"瘦身"发行减少了首次公开发行的资金筹集总量,缓解了市场压力。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和深圳股市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达到219宗,高于2014年的125宗;融资规模1586亿元,高于2014年的78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的ipo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上半年。2015年6月,在a股开始持续下跌后,监管部门采取措施挽救市场,于7月暂停ipo,并于11月宣布重启ipo。相比之下,可以发现今年ipo扩张速度超过了2014年全年,但低于2015年上半年。
今年以来,ipo对二级市场影响有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启的ipo取消了原有的新股认购预支付制度,在确定配售数量后,将认购预支付制度改为支付。以这种方式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可以避免巨额新资金对货币市场的冲击,也可以避免一些投资者抛售旧股票、发行新股的问题。相比之下,之前实施的新股认购预付金制度,在几天内就遇到了新股集群发行的问题,这很容易造成市场流动性吃紧,因为巨额认购资金被冻结,导致二级市场波动。
自3月份以来,上证综指一直在向上波动,11月21日达到3229.76点的盘中高点,再创新高。在稳定积极的宏观经济、深港通开通、养老金即将入市的支撑下,投资者信心回升,市场没有受到单个月ipo审批增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审计委员会的审计节奏并没有审批文件下发的快,从8月到10月的一个月内企业开会的次数明显少于7月。此外,从1月到9月,共有73家上市公司停止了审核,缓解了ipo“堰塞湖”的压力。
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如果ipo筹资总额大幅增加,可能会让投资者更加敏感。监管机构仍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因此投资者不必太担心一个月内ipo审批的增加。
标题:单月IPO核准数增多影响有限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