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80字,读完约8分钟
尽管2016年宏观经济呈现稳定复苏趋势,但经济下行压力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依然存在。
与去年相比,商业银行受访者的担忧似乎有所缓解。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方”)近日发布了《2016年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不良资产:潜在供应增加,地区差异很大
根据该报告,目前不良贷款上升的周期预计将持续3年。不良资产市场具有以下特征:不良资产供给逐渐扩大,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不良资产分布的特点是区域化;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持续上升,但不良资产增长率已呈现稳定迹象。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规模达到1.4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1.76%。与上半年相比,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
不良贷款变化趋势
(1亿元)(%)
根据《报告》,中国的不良贷款率在世界上并不高,但最近有了很大的增长,将来不良贷款率还会上升。预计未来商业银行仍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本轮不良资产呈现区域性特征,地区间差异较大。在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上升的同时,不良贷款从沿海向内地渗透和扩散,内陆城市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迅速上升。甘肃、云南、重庆、青海、陕西、广西、贵州等西部省份不良贷款增速明显加快,但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省份不良贷款规模相对较大,均超过1000亿元。
据有关官方统计,今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继续快速增长,广泛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新增不良贷款超过东部地区。
各行业的不利压力在增加,大多数行业的上升速度都在加快。制造业、批发零售和个人贷款位列前三,不良贷款超过1000亿元。制造业成为2016年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
中国东方董事长吴越在报告序言中指出,由于商业银行受到绩效考核和监管的限制,账面风险与实际风险相比普遍被低估;不良贷款的发生存在滞后性,隐性不良贷款的表现存在过程性。目前,利息相关贷款持续上升,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达到4.1%,高于不良贷款增速。此外,信托、租赁、网上贷款、企业应收账款和债务市场的违约金额也相对较大,整体不良资产市场的潜在供给规模相对较大。
资产处置:规模可能略有增加,方式多样
报告预测,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将略有增加。受业务范围和领域的限制,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单一,而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因此,银行将不良资产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或第三方处置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预计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规模的增加,今年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规模也将略有增加。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本地资产管理公司、各类投资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和海外投资者普遍看好不良资产的市场机会。监管部门也及时放宽了在省内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限制,承接不良资产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
《报告》指出,2016年,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的紧迫性继续增强;银行将采取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贷款,第一选择是转移;处置的主要动机是降低不良贷款率,加快现金回收。
无论是转让还是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坏账核销,这些措施在降低银行不良率方面都是有效的,对于不同情况下的不良资产处置各有利弊。在处置方式上,银行内部处置、委托处置、债转股或证券化将成为主流。
面对市场机遇,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强化市场开发意识,利用自身在资金、政策、处置经验和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围绕银行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高不良资产购买能力,积极发掘和培育商机,积极探索产品品种设计多元化,创新发展“金融中介+投融资”、“基金+产品”、“产业并购+金融杠杆”等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模式
多种因素使得处置变得困难
2016年,不良资产处置速度总体较慢,但好于2015年。随着市场不良资产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处置不良资产的难度持续加大。
由于买卖双方价差较大,需求方积极参与投标,但不良贷款市场潜在供给巨大,潜在需求强劲,但交易规模有限,市场清算缓慢。
不良资产处置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场不活跃和预期资产价格下降是处置不畅的主要原因。其中,“不活跃市场”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
“资产价格下降”也阻碍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尽管不良资产业务本身具有反周期的属性,但其本质属于空.时代的变化如果经济继续下滑,不良资产的价值将继续下降,这将对处置产生不利影响。除了对处置的重大影响外,资产价格的下行预期也是市场不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2016年以来,在相对宽松的资本环境下,资产价格总体下行趋势有所缓解,但市场对未来走势并不乐观,因此“资产价格下行”仍给不良资产处置带来压力。
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快处置和变现速度,提高处置收益,降低处置风险。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不良资产回收率最大化是主要目标。报告显示,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率普遍低于30%,市场环境仍是决定性因素,但内部处置能力的重要性有所增加。
不良资产处置的回收率不仅取决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能力,还取决于许多外部环境。近年来,形成不良贷款的债务企业往往经营状况非常悲观,偿债能力有限;中国资本市场和法律环境的不完善也是回收率低的原因。
然而,调查也显示,资产管理公司自身处置能力对回收率的影响有所增加。
报告显示,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的预期内部收益率普遍高于10%,与2015年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显示,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的风险和回报高于金融不良资产业务。目前,非金融不良资产的商机仍少于金融不良资产,但其实际效果和未来前景都受到业界的青睐。
不良资产“触网”与想象中的空房
报告显示,利用互联网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的规模仍相对较小,但“互联网+”的前景看好。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不同方式参与了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信达和华融均进驻淘宝,采用淘宝店模式,在网上直接交易不良资产或抵押品,并有成功处置的案例;东方拥有东方交易所平台,并与蚂蚁金服和陆丰等平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网上处置不良资产只欠东风;长城的子公司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也与淘宝和蚂蚁金服合作,探索互联网业务的拓展。
在战略层面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迅速“触网”。从实践层面来看,在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过程中,互联网的使用得到了推广,但总体情况仍然很小,主要是因为华东、华北和西南地区的互联网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一些专家表示,在大数据时代,利用互联网平台收购和处置不良资产可以提高效率,让空接收更多的不良资产;一些专家还表示,互联网平台只是一个渠道,最后不良资产需要进行线下处置。因此,互联网与不良资产的结合面临许多问题,其效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报告》还认为,受访者对互联网平台的前景仍有疑虑,但他们普遍对其积极影响持积极态度。
建立高效的多层专业市场
《报告》指出,要应对当前的不良资产循环,化解金融风险,借鉴国际不良资产处置经验,仍应由国家主导,并有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政府应明确其处置不良资产的坚决态度,采取过度的反危机政策,避免不良资产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的传染效应,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资产管理公司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在融资、税收、法律等方面给予资产管理公司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稳定器的作用。
根据该报告,依靠资产管理公司的消化能力来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是远远不够的。不良资产处置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培育不良资产市场主体,努力建立高效、多层次的专业化不良资产交易市场,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形式的多元化,以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吸引周期性产业基金、不良资产投资基金、民营企业和外国投资者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尽快完善下游分销网络布局,推进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和不良资产相关资源整合,利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分散风险,降低不良资产处置沉没成本。
《报告》建议,可以尝试在国家、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参与下,建立一个大规模的长期金融不良资产专项基金,以解决银行与市场投资之间的剥离价格纠纷,实现各方利益的捆绑,解决长期资金占用问题。
标题:中国东方调查报告解析:不良资产:潜在供给增加 解难题靠市场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