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8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靖宇
养老金入市的话题已经激烈争论了很长时间,这次终于得到了证实。在最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忠表示,养老金的投资和运营将在今年内正式启动。根据主要机构的估计,第一批进入市场的资金应该至少有1000亿元。
事实上,据报道,养老金早在去年就进入了市场。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解除了养老金不能投资股市的诅咒。
据公众了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和运作被称为养老金入市。目的是保持养老金的价值和增长。因为按照目前稳定的方式——购买国债和储蓄,将会造成养老金升值速度赶不上通货膨胀速度的尴尬局面。
养老金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被称为“救命钱”。当进入市场的消息传出后,社会上再次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些人担心高风险,有些人担心他们不能增加价值,有些人担心他们会给股市一个底部,各种各样的争论继续进行。
在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快养老金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其整体投资和运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进入市场并不容易。它关系到亿万人的退休金。因此,在投资运营的实际过程中,有必要把投资安全放在首位。
首先,让我们看看为什么我们想进入市场。从全球角度来看,养老金可以稳定股市。养老基金通过市场化投资,实现了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同时也壮大了机构投资者队伍,成为资本市场主体资本的一部分,起到了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5年,中国养老金平均回报率约为2.9%,仅相当于同期的通胀率;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分别达到8.7%和5.3%。2012年至2015年,经合组织国家和非经合组织国家养老金的平均实际投资回报率分别为4.7%和4.5%,国内养老金回报率处于国际落后水平。将养老金投入市场也是世界上的普遍做法。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金支付缺口正在迅速扩大,预计到2050年累计缺口将达到43万亿元。因此,养老金进入多元化投资市场是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长期措施。
早在2012年,时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主席的戴相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养老金入市”的概念并不意味着人人都买股票,但其真正含义是投资和操作。投资和运营是国际惯例,中国已经在这样做了。
与国家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乃至未来职业年金相比,养老金的投资和运营应更加注重安全性、分散性和灵活性。至于投资目标的分配和投资比例的调整,将直接考验管理机构的运作能力。
目前,在养老金进入市场之前,有必要为养老金的国家总体规划和基金管理机构的筛选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其次,进入市场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关于养老金市场准入的进展,发言人李忠表示,相关计划已经制定,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扎实地积极推进。下一步将是在年内组织第一批受托省份与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同时,社保基金理事会将牵头组织评估委员会遴选首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并正式启动投资运作。
“简而言之,我们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真正保全和增加老百姓的救命钱。”李忠说。
毫无疑问,养老金不是用来支撑股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确表示,支持和拯救市场不是养老金的职能和责任,进入市场的具体时间由市场决定。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养老金进入市场时,他们将投资于哪些股票目标?虽然第一批养老管理机构的归属尚未确定,但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参考社保基金的投资思路,这也叫“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他们共同的首要考虑,这属于中国养老体系的两大基金。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多次明确表示,在未来,估计有2万亿元的养老金可以用于投资,其中30%可以购买股票等股权产品。这里的“30%”是根据国务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型养老产品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养老基金净资产值的30%。
然而,据业内人士称,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的平均股票投资比例不到20%。基于2万亿元的养老金可投资规模,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初始市场规模只是一个简单的基本计算问题,投资者不必被不一致的结果所迷惑。
养老金进入市场是一项普遍政策,应该反映市场利益共享的原则,而不是成为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资本游戏。虽然养老金进入市场是必然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缓解人们的心理,缓解人们的焦虑,如何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养老金的安全。
总之,公众对养老金的增值和保值存有疑虑,更关心养老金的安全性。对于各级政府来说,保持涉及人民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非常重要的。公众普遍认为稳定是务实的唯一途径。当然,这种心态也反映了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对市场治理缺乏足够信心的担忧。记者认为,特别是关于如何打破养老市场的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政策方面认真考虑。
标题:养老金入市应把安全放在首位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