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博览会第一天,“高达尚”智能制造产品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2016年8月3日,中国(成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成都新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的第一个论坛活动——2016全球信息技术总监大会,以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为平台,凸显了高的格局,成为智能行业关注的焦点。
李德意:智能汽车将成为中国智力创造的“名片”(爱记、净值、信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意表示,智能汽车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汽车将成为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第一张“名片”,其影响力不可低估。
这位老院士关注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了。目前,我们正与国内汽车制造商在驾驶大脑方面进行合作。“驾驶大脑,也就是代替人的自动驾驶指挥车的认知和控制单元,实现人在用机器驾驶活动中的动机、思维和记忆。”李德意解释道。“去年,我的同事和我的商业伙伴做了一件事,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和精确导航将国内公交车从郑州开到开封,在郑州实现了世界上第一辆公交车。在路上跑,没有人干预整个过程。”李德意认为,一辆好的智能汽车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第一,安全性反应应该高;第二,要舒服;第三,燃料消耗应该低。
在智能汽车的研发方面,李德意表示,目前有很多悬念:第一,谁能成为第一个生产1000多台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企业?第二,谁能通过电线成为智能汽车制动器的制造商?第三,谁能成为中国第一家使用智能汽车作为移动共享工具的服务型企业?第四,哪个城市可以成为中国第一个将智能汽车应用于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第五,政府什么时候颁发智能汽车生产许可证和智能汽车驾驶证?
李德意对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与汽车相比,“两客一险”,房车和中重型货车的智能化需求更为迫切,各种智能商用车的社会化运营早于智能车的私人购买。
李培根:更多智能产品将被整合到物联网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说,智能制造有几个特点:第一,产品和服务可以真正个性化。为此,产品和服务需要多样化,在传统制造模式下,这意味着成本增加,而智能制造可以控制其成本,从而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第二,共享,智能制造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可以同时在几个企业兼职,并充分利用智力资源。“目前,当许多人谈论智能制造时,他们很容易想到智能工厂、无人车间、人工智能、机器人(300024,购买)等等。不过,我认为在现阶段,我们必须从产品和质量的基础入手。”李培根表示,企业应首先了解产品的瓶颈所在,重视用户体验,通过智能技术增加产品的适用功能和服务功能,以降低能耗和成本。
李培根表示,未来,智能产品将越来越多地融入物联网概念,成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例如,这种可佩戴的血压计原本需要一个监视器,但现在可以取消了,只留下下侧的戒指和传感器,通过手机屏幕和应用程序跟踪用户的血压,并将数据发送给医生。“数字座舱”技术越来越多地被飞机、汽车和船舶工业所采用——一个单一的显示屏被用来取代众多的数据仪器。智能产品也可以促进节能。例如,智能互联电梯可以预测用户需求,减少等待时间和能耗。
第二,我们应该注意质量。不仅企业本身重视质量,而且企业的质量信息也应该对顾客透明。
第三,企业需要重视数据。“我们不仅要注意产品的数据,还要注意与其他数据的结合,这将产生新的价值。毕竟,许多潜在的规律存在于我们无法感知的关联中,而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规律。”
标题:成都智博会启幕 院士解码智能制造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