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1字,读完约5分钟
在红山区三道井子村文化广场,记者看到村民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尽情扭动秧歌;在草原书店,几个村民正在看书;环顾四周,宽敞干净的水泥路,崭新的路灯,整洁有序的庭院,一面涂有面粉的新景观墙,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成了一个保存文明村落民俗的花园。这只是红山区许多文明新农村的缩影。近年来,红山区顺应群众的期望,开展了十大全覆盖工程建设,同时,深入推进农村文明建设,让农村享受新的文明。
改善环境建设美丽农村
进入红庙子镇后岛村,轰鸣的铲车正在清理村里一个集中垃圾存放点的垃圾。两辆特殊的三轮车沿着一条干净平坦的水泥小巷运送垃圾。村委会副主任闫志杰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垃圾集中存放点有五个。村民们把自己的垃圾放在指定的垃圾点,村干部每周亲自上阵,定期清扫一次,在农忙时每周清扫两次。
文明和不文明,首先要看环境。红山区深入开展生产生活垃圾、杂物、庭院、建筑垃圾坑点、污水系统、公厕、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绿化、美化、照明、硬化、净化、排序等清理行动,农村面貌发生质的变化。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红山区在农村地区新种植了7615棵树,改造美化了20多万平方米的院墙,硬化了56多万平方米的街道和小巷,在新安新建了2334个路灯,19个新厕所和18个垃圾站。此外,村里还设置了负责街道清洁的公益岗位,并划分了责任区。配备手推车等清洁工具,清洁系统和标准由清洁人员制定和签署
环境很好,乡村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红山区制定了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规划,明确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区共有58个农家,带动了2000多名农民就业,每年接待近百万游客,年平均经营收入3000多万元。青山绿水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道德实践融入村民生活
美丽的乡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文明时尚。近年来,红山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
在东三眼井村,记者见到了刚刚被评为村内星级文明家庭的张。他正在帮助他的邻居在温室里进行柿子幼苗的日常维护、叶片修复和滴灌。他是村里设施农业种植的带头人,致富后还积极推动全村增收致富。区文明办主任郝表示,在创建文明村镇方面,洪山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红庙子镇荣获自治区文明镇称号;夏翠兰、王贵梅获自治区十佳文明家庭称号;桑、获自治区文明农牧民百强称号。文中镇荣获市级文明镇称号;刘大芬村、文忠村、东南子婴村、三眼井村获市级文明村称号;孙艳、刘炳清等九户获得了全市十星级文明户称号;包括王国庆和赵国华在内的七位农民获得了该市文明农牧民的称号。今年,该区还表彰了4个村庄、20户人家和20名农民代表。
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就无法持续。红山区广泛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农牧民评选活动,成立了深入农村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基层巡访讲学宣传小组,在红山文明网开通了27个行政村志愿者注册口,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工作扩展到农村地区;在27个行政村推进慈善名录建设,名录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农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文化造福人民,滋养人民的身心
推开中国东南部子婴村历史博物馆的门,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古老的传统手推车、按比例复制的村门、古朴而不同种类的古老物品以及一个小村庄历史博物馆,共分为四章:党建、生态、民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了数百年来村庄的历史文化精髓。博物馆展示的生日派对、黄盒派对等习俗被列为赤峰市和红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民李生在三道井子村的草地书店看书。他告诉记者,在淡季,每个人都习惯在家打扑克和麻将。自从这家草原书店成立以来,他一直来这里阅读法律和科学知识方面的书籍。现在,他温室里种的小柿子有点不舒服,他可以自己解决。除了图书馆,村民们还有自己的活动室。通过打乒乓球、拉二胡、唱歌和跳舞,人们的文明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也增强了。整个村庄沐浴在文明的声音和和谐的风中。
为了让村民开心,红山区开展了一系列扎根民间、服务基层的特色文化活动,将公共文化服务链条从城市延伸到基层。今年,红山区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室建设,增加文化活动设施,完善文化咨询和文化室管理等各项制度,全面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五个村文化活动室得到改建和扩建,五个活动室得到调整。村文化活动室面积80多平方米,达到29个,具备读书、体育、娱乐等基本文化服务功能。锣鼓钹二胡等100多项文化活动。为16个村庄统一提供了价值8万元的图书,为27个村庄的草原书店更新了价值16万元的1万多本图书。27个村各安排了3名流动文化辅导员,开展了商业咨询、展览、文化表演等近300项文化服务,放映了285部电影,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记者聂文玉)
欢迎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平台——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日报)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网站。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题:红山区努力打造“十大全覆盖”项目的升级版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