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86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以来,敖汉旗金厂沟梁镇共采取了六项举措,积极争取工作主动权,做好群众动员和项目实施工作,形成了一盘棋,与群众一道,全力营造十个全覆盖的良好氛围。
建立一个组织。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首的10个全覆盖领导小组,成立了10个专门的推进小组,明确领导,定期调度10个全覆盖进度,实行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分管领导负责、站队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的推进机制,形成了自上而下、块块结合、分级实施的组织体系。选派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乡镇干部担任项目村组长,形成十支全覆盖的工作队伍。
突出一个计划。根据“一村一图”和“一户一图”的原则,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订乡镇总体规划和四个中心村规划。在旗委工农业司和旗规划局的全面指导下,编制了14个村的10个全覆盖项目计划,规划了主导产业、村庄绿化、庭院经济等重点项目。
转移话题。群众是十大覆盖的主体和受益者。在制定计划和实施项目时,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了解群众意愿,看群众满意与否,赞成与否,支持与否,努力提高群众的认可度。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十大覆盖工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让群众看到十大覆盖工程带来的变化。认真召开两个村委会、村民代表和住户代表小组会议,分发明确的文件,通过对等解释和面对面交流,激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投资劳动,真正把政府的善举变成人民满意的好事。
履行责任。落实主要责任。镇党委严格履行十大全覆盖工作的领导职责,亲自协调、亲自监督。保片镇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定期研究安排、督促检查分管村的十项全覆盖工作;包村协助村工作组组长监督村里的工作,协调落实十个全覆盖中的具体问题;第二,严格监督检查。市、旗镇联合推介会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不作为视为缓、乱、假,工作效果不明显的,要调整调整,追究责任者的责任,进行处理,并认真落实奖惩措施。
实施一种机制。市、旗镇推进小组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全村十个全覆盖完成情况严格考核排队,建立监督台账,实行跟踪监督,实行严格淘汰制度。对两次检查不合格的,启动问责机制,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对连续三次检查不合格的村,要坚决更换村干部。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乡镇干部,不能进行考核和提拔,要严肃追究责任。
加强支持。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原则,搞好特色产业发展。农业适宜,农业适宜,畜牧业适宜,商业适宜,确保美与财富同步推进,使主导产业和十大全覆盖项目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其中:金厂沟梁村依托镇政府优势,积极发展金银首饰加工、销售和物流运输产业;惠村立足民族特色,发展牛肉、烤鸡、九碗等清真食品产业;石江沟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丰富的水资源,靠近宝老线等。引导农民发展杂粮购销、加工、餐饮、商店等产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十大全覆盖建设水平。
突出内涵。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文化元素融入十大全覆盖工程建设,增加文化内涵,打造“一村一特色”。首先,培养和实践核心价值观。以爱国、守法、礼貌、诚信为主题开展现代公民教育,评选出最美家庭、十佳文明家庭、孝顺孝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团结和谐的和谐氛围。十个全覆盖凝聚正能量;第二是探索每个村庄的文化元素。收集全镇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宗教文化、地名起源等文化元素,提高十个全覆盖等级。其中:金厂沟梁村建设黄金文化,回民村建设伊斯兰文化,刘丈子村建设生态文化,罗罗子婴村建设旅游文化,上厂沟村建设农耕文化,关颖子村建设民族文化,栖霞子婴村建设祈雨文化,下厂沟村建设名人文化,石桥子村建设民俗文化,立蠡湖村建设教育文化,断木梁村建设皮影戏和剪纸文化,石江沟村建设石匠文化。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1692栋危房的改造;所有村民小组都实现了安全饮用水和家庭用电;街道硬化47.321公里;完成了3,859个有线电视用户和1,894个家庭连接;改(扩)建869平方米的第二小学,新建3个1440平方米的教学点和5085平方米的小学宿舍楼;有10个新的村级诊所、14个便利超市连锁店和11个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参加新型农村保险1523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6756人,农村2363人,老年津贴392人,农村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清理4堆32.3万吨垃圾,放置320个垃圾箱,清理疏浚河道2.5公里;安装480盏太阳能路灯;彩砖铺设面积48500平方米;18000米长城墙的砌筑和109000米残墙的翻新;墙壁美化88000平方米;清理衬砌排水沟,修建10200米防洪大坝;修建2座平交桥和1座人行桥;11个33000平方米的新文化广场;硬化金厂沟梁,设置蠡湖农贸市场13200平方米,安装钢棚亭2980平方米;种植5300棵树。(通讯员韩迟明军)
欢迎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平台——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日报)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网站。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题:敖汉旗金厂沟梁镇“六个一”推进“十全覆盖”工程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