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4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董存瑞为国家英雄舍身
68年前的5月25日,随着天变地异的巨大声响,只有19岁的董存瑞永生……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的苍松翠柏之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有名的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刻着朱德总司令官的标题。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
但是董存瑞的事迹曾经有过“争议”,关于他舍身炸毁碉堡的报道也在事件发生40多天后才被报道。
舍身为国用手举起炸药包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进攻隆化城的战斗爆发了。 董存瑞担任爆破小组的队长,带领战友相继炸毁了四座炮楼、五座碉堡。 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过干涸河的桥上出现了暗堡,妨碍了我军的总攻击。
这时董存瑞挺身而出战斗,“保证让我爆破,完成任务!” 之后,夹着药包走向黑暗。 正在进行中的董存瑞的腿受伤了,他忍痛,拖着脚,抱着药包跳进了桥下。 但是这座桥离地面多高,两边都是砖石做的,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什么也找不到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动了突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举起炸药包,走到桥底
曾经有过“争论”的战斗英雄
董存瑞去世后,东北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推进科干事程择九写了报道稿《马特洛索夫式的伟大战士——董存瑞》。 然后向《冀热察导报》的林记者报告董存瑞的壮烈事迹,想在党报上发表。 林记者看完原稿说:“这个士兵勇敢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但从领导那里检查可能有问题。 这个士兵本来可以不牺牲。 他没有爆破支架,证明准备还很细致……”一句话就浇上了冷水,报道稿“被枪毙了”。
程择9表示,董存瑞的团属于总攻击的第二梯队,在参战之前,向第一梯队支援了半数三角爆破支架。 董存瑞在炸毁桥型暗堡之前,已经完成了九次爆破任务。 当时爆破的三角支架已经用光了。
46天后事迹被宣传了
隆化解放后,当时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官程子华得知董存瑞的壮举,深受打击,连夜向秘书齐肃收集资料,撰写情报报道。 终于,董存瑞做出了壮烈牺牲的46天后——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党报《大众日报》刊登了(前线电)齐肃写的“共产党员不顾身——董存瑞的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的签名复印件,该报刊登了程子文。 从此,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得到了广泛宣传。
英雄的遗骨不会被木代骨埋葬
在今天的隆化北郊,董存瑞陵墓下面既不是英烈遗骨,也不是英烈遗物,而是木牌。
董存瑞敲响药包时,大桥的北半部分被彻底炸毁了。 程择九等人回忆说,他们破碎的水泥、砖,他们只是徒手扒了很久,却没有找到董存瑞的尸体。 即使是碎片的骨肉,衣服的碎片……。
英雄没有骨头了,但精神风格永远存在于人。 1954年,隆化县建设董存瑞烈士陵园,埋葬在烈士墓的是楠木牌,用朱砂写着“用这棵树代替烈士的遗骨”。 (韩小昆)
标题:“党史故事:董存瑞舍身为国报道稿曾被“枪毙””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