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49字,读完约11分钟
在中国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熊猫在玩。 年2月19日,赤峰新闻网社记者薛玉斌拍摄。
大熊猫、中国国宝、动物界的活化石,走过了800万年的历史,度过了许多历史上灭绝物种的第四纪冰期,顽强地生活到今天,与人类和地球家园共处。 说到熊猫的发现,很多人首先会想起一个叫大卫的法国人。 因为他半个世纪以来开创了世界“熊猫热”。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大熊猫不是早就住在华夏大地上的疑问,为什么是第一个被外国人发现的呢?也许是大熊猫“发现”了人类。 应该说从人类和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大熊猫就开始和人类交叉了。 在这里,让我们来扒一下大熊猫的“发现”史。
华夏民族最先“发现”熊猫
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叫坂泉的荒野上,当时最大规模的部队纷纷集结、对峙。 双方领导人是炎帝和轩辕黄帝。 这是决定中华文明趋势的战争,调动了双方部族的力量。 天空风云雷鸣,地上鸟兽不见,空气息中弥漫着兴奋和焦躁。 所有部落勇士逐渐聚集,战斗一触即发。 在轩辕氏的阵营中,以熊、虎、豹、鸢、鹰等鸟和兽为主题的旗帜啪嗒啪嗒地排列着高举熊猫图案旗帜的行列。 这是最勇猛的士兵组成的先锋队,轩辕黄帝最依靠的精锐,这支部队经过征兵、攻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号令的响起,鼓角一齐响起,勇士们开始冲锋,双方迅速纠缠,一小时内飞沙走石,天黑了。 我不太清楚这场战争持续了多久,结果我们知道以轩辕黄帝为代表的部落联盟彻底战胜了炎帝部落联盟,统一了中原各部,华夏文明也正式开启了。
坂泉之战,记载在《史记五帝本记》中。 关于轩辕“教熊罴貅? 也有专家认为轩辕氏直接训练包括熊猫在内的各种猛兽参战,“老虎在炎帝和坂泉的野外作战”。 不管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这至少记载了华夏民族和大熊猫之间最早的交往。 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有很多相似的故事,大熊猫根据时代、场所有各种各样的称呼。 根据考证,其名称大致分为执行夷、骏虞、白罴、貘、貘、食铁兽、竹熊、花熊、华熊、银狗、杜洞尔、峨曲、猛豹、猛氏兽等。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着的《上林赋》中,记载着皇家园林中最珍贵的动物“貘”,据说被薄太后所吸引。 这可能是人工饲养大熊猫的第一个记录。 在薄太后陵墓出土的陪葬品中也发现了大熊猫的头骨。 明朝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大熊猫的药用价值,据说“皮”能“在睡觉的时候去除瘟疫,防止湿气”。 ”。 膏“治痈肿,能透筋骨”尿主治“吞铜铁入腹者,水衣裳成水”。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人最初“发现”熊猫,或者是因为熊猫见证了华夏民族的诞生和文明的兴起。
二、史学家文人“发现”熊猫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学艺术宝库中,关于大熊猫来源的记述和文学作品并不少见。 《尚书》中有关于“貘”产于长江上游、城固以西、秦岭以南的记述。 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大熊猫说:“像熊一样,是黑白兽,吃铜铁,产于郝岐山严道县南。” 东汉许慎的《说文》说:“貘,像熊一样黑黄色,走出蜀中。” 明代地理学家曹学佻《蜀中广记》中将大熊猫称为猛氏兽或啖铁兽。 王世祯《香祖笔记》上写着“四川峨眉山和洪雅瓦屋山出竖”。 《峨眉山志》和《雷波县志》等地方志上有生产“貘”的记载,这些记载与今天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基本一致。
然后一代文人墨客通过其作品对大熊猫给予了极高的赞美和称赞。 诗经《大雅·韩奕》:“熊有罴,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姨燕誉。” 画熊猫大概是最早的诗。 西晋时期很多文学作品都称赞《骏虞》的温和善良。 其中王直《驽虞赞》说:“以前称瑞兽惟骄虞,狛之首置菟于不顾。 皎白质霜阴道,黑花粲若玄云敷。 活着的都克制火,安行不实践原来的上刈。 ”。 郭璞注释《雅放兽》:“熊,小头,痹足,黑白反驳似乎可以舔铜铁和竹骨。 ”。 唐诗人白居易有《貘屏赞》。 被吟诵为大熊猫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大熊猫特别受史学家文人欢迎,在中国各时期文学著作中也逐渐完成了形象的升华,成为了尊贵和平的代表。
三、和平外交“发现”大熊猫
根据日本《王室年鉴》,685年10月22日,唐朝女王武则天给当时日本统治的天武天皇送去了两只活着的“白熊”和70张毛皮。 这是有记录的大熊猫首次作为“国礼”赠送给海外,体现了促进国家和民族睦邻友好的特别价值,开辟了大熊猫应用于和平外交行业的先河。
根据历史记载,在古代战争中,交战双方一方举起“骏虞”的旗帜时,表示停战。 清《雅州府志》僧人生命安曾经对人说。 “我们这里有野兽,不知道名字类。 就像角端这个神兽,每天啃东西,没伤害过人,僧侣们养的,以为是一堆卫。 ”。 《新齐调初集》有更详细的记述。 “房县有貘兽,吃铜铁不受伤,民间犁和斧头等,一看就流口水,吃了就腐败。 ”。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熊猫都向往和平,接近主张不杀生的“义兽”。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带着夫人访华,在访问期间的宴会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表示将向爱国者尼克松夫人指熊猫烟雾,赠送两只美国大熊猫。 同年4月,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到达了美国首都华盛顿。 这次的“熊猫外交”也成了中美外交史的好故事。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向各友好国家出口了多个熊猫,但到处都发生了“熊猫热”,成为各国人民着迷的中国“名片”,为中国的和平外交和全世界人民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和平信使”
四、考古“发现”熊猫
大熊猫来自古代的“活化石”,关于大熊猫的考古发掘,也再现了数百万年的自然、历史的衍化过程。 关于熊猫在考古学上的发现,云南禄丰和元谋两个地方出土的始祖熊猫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熊猫家族之一,地质年代被认为是大约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 从始祖熊猫到200万年前的小熊猫,70万年前的熊猫,再到生熊猫。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熊猫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自己的衍化,也记录了自然进化的神秘。
熊猫的鼎盛时期是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 历史上大熊猫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及越南和缅甸北部地区,其化石一般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中发现。 研究表明,大熊猫和剑齿象都是南方动物群的代表物种,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之后,同时期的动物相继灭绝了,但大熊猫至今还保留着,维持着本来的古老特征。
关于大熊猫的起源,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哺乳动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争论是最激烈的话题,至今尚无定论。 据最近的报道,古生物学家最近在西班牙发现了大熊猫的祖先克氏熊猫的化石,年代可追溯到116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 根据这个发现,大熊猫不排除起源于欧洲西部的可能性。 但是,化石记录太少的同时碎片也太多,所以现在很难确定真正的来源。 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克氏熊猫应该是熊猫家族中最古老的一员,准确地说有亲缘关系,但熊猫一定来自西班牙。 为了弄清真相,考古学上的“发现”和更有力的证据似乎越来越必要。
五、科学“发现”大熊猫
1869年3月11日,来自四川盆地西边沿雅安宝兴县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叫穆坪的地方。 这里前一天刚下雨,空空气清新潮湿,远处群山层叠,云笼罩在雾中。 穿着天主教神父服的中年外国人匆匆走在山间小路上,松鼠不时地从头顶飞过,一些野生杜鹃花在阳光充足的山坡上静静地吐出花蕾,从旁边的密林里不时地传来不为人知的鸟兽叫声。 他是来自法国的传教士大卫,自然科学的探险家,是改变大熊猫命运的人。 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来四川雅安的宝兴县,布教不是他这一行最重要的目的,是这个地区古老、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深深地吸引了他。
下班回教会的路上,一个叫李的当地人热情地邀请大卫回家。 在这所房子里,我发现了黑白相间的从未见过的动物皮。 我从当地人那里得知被称为“花熊”和“白熊”。 这个发现突然使大卫兴奋,根据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评价说可能是自然科学行业不知道的新物种。 于是他开始在周边地区疯狂地寻找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和代价后,执着的大卫终于在4月1日,即西方愚人节那天获得了第一只成年大熊猫,制成标本送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馆长爱德华兹亲自组织了大卫称之为“黑白熊”的标本科学鉴定事业,认定它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类似于中国西藏地区发现的小猫熊的大猫熊。 认为这应该属于“猫熊属”( ailuropoda ),并命名为“猫熊”(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 giant panda )。 迄今为止,只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山林中,与中华民族一起生活了数千年的神秘物种,终于被西方自然科学界“发现”,开辟了新的历史。 大卫的发现是科学意义上的“发现”,现在留在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标本成为大熊猫的“模型标本”,雅安宝兴成为大熊猫“模型标本”的产地,4月1日也是科学发现熊猫这一物种的纪念
六、保护熊猫,保护一个物种继续生存的希望
大熊猫科学发现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西方世界开放国门,随着军事步伐,“中国热”的兴起和贪婪掠夺,宗教、科学、艺术等多个行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 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成为冒险家们的乐园,人们蜂拥而至,包括传教士大卫。 大卫在中国12年间发现了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黑斑羚等稀有动物在内的180多种动植物的新物种,为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快速发展埋下了空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还发现了麋鹿偷运到欧洲,因此“正打”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种子。 但是,由于大熊猫受到了很大的关注,随之发生了疯狂的捕杀。 之后,长期以来,由于时局动乱,当时的政府捕杀了很多野生大熊猫,或从栖息地运往欧洲各国,由于没有掌握相应的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很多人死而不留子孙,大到野生大熊猫种群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大熊猫的捕杀和掠夺终于停止了,大熊猫这一物种也从人类猎枪中得到了暂时的喘息机。 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成立,以大熊猫的图案为会旗和徽章,将大熊猫视为世界野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的保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中国政府从1980年代开始设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2月25日正式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条约》( cites ),为保护大熊猫制定了一些严格的法律法规,积极有效的措施 开展熊猫人工繁殖,对人工繁殖的大熊猫个人进行野生化训练后恢复自然,补充、保护野外种群的遗传多样化,实现了半多样化。 根据最新的全国大熊猫野外调查结果,现在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达到了1864只,比1980年代增加了近2倍,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也达到了420只以上,逐渐脱离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和研究工作
大熊猫的发现史反映了大熊猫和人类文明的交错史,也证实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开始,他们的命运兴荣就与人类紧密相连。 只有努力保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与大熊猫和谐共存的地球家园,我们才有机会实现绿色的快速发展理念,继续“发现”他们越来越多的奥秘。
(赤峰新闻网特约作者衡毅,宋丽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
标题:“【科普】国宝级的萌宠是如何被我们人类发现的?”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9192.html